望江南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温庭筠生年难考,一般认为他生活于812年—870年间。才思敏捷,好刺权贵,故屡试不第。一生遭贬,郁郁不得志。或许是无情的政治磨掉了他的棱角,或许是他故意要隐藏自己的锋芒,或许是只有在如柳的女人面前才能一展被压弯了的腰肢,或许是另有所寄。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2、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属小令。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景物变换频繁。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2学情分析 1、对于古诗词学生虽比较熟悉,但农村初中的孩子对这首词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词意并无大碍)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直白,还是较难容易理解的。因此通过阅读注释,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但是,学生的鉴赏能力很低,让他们切合实际地朗读出文章的情感也困难。鉴于此,在教授本文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2、通过教师或多媒体范读,教会学生准确朗读,通过朗读、品味、合作探究,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精炼的语言,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品读,是很必要的。3、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从而理解。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著名词作家的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2)掌握吟诵欣赏古诗的技巧与方法。(3)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浓厚的艺术感染力。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和语气。查阅资料,弄清生字读音。了解温庭筠和婉约词。(2)赏读诗词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创造性。发挥想象,再现画面美和意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在感悟中同古人心灵交融,使学生多一份宝贵的情感经历。 (2)感受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4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古典诗词新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结合文本的语言和意象解读文本。。难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望江南 一、 创设情景导入:展示《久别的人》mtv。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名字叫《久别的人》,(展示歌词)有谁能说说你的感受呢?(生说感受。)这首歌曲表达了情侣(朋友)之间切盼重逢却又无法相逢的复杂情感。是啊,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别了很长时间了,想见却不能相见,心中是何等的痛苦!今天,也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正在江边,痴痴盼着久别的人的归来。大家想去看看吗?那么,就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走进温庭筠的《望江南》。 活动2【讲授】望江南 二、简介作者、文体。①、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②、简介词的知识。师:这是一首词,有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词的一些知识呢?(生介绍)师补充:词又叫长短句,曲子词、诗余。它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只是为配乐演唱时所用,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按字数多少来分,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那么这首词属于哪一类呢?③了解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著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