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241

望江南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46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江南,教学设计
  • cover
望江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复习词及词牌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温庭筠及花间词派。 3、掌握通过诵读赏析诗歌的四步法。 4、理解这首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5、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2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上学期和这学期的第十课《唐诗四首》我一直在传授一种赏析诗歌的方法,目的是能让学生学会自行赏析诗歌,学生经过学习,基本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运用四步学习法赏析一首全新的诗歌。但是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诗歌本身。我在课堂上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拓展一些知识以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3重点难点 学习赏析词曲的方法。 能结合作者的经历,理解词曲中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回忆旧课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代表词作《醉花阴》,这首词是写给她在外地的丈夫赵明诚的,表达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据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丈夫后,惹得他比试之心大起,三夜未眠写词数阕请好友陆德夫品评,朋友反复吟咏,说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特别是“人比黄花瘦”写出了闺中少妇因思念丈夫而形容消瘦。 下学期我们还会学到婉约派的另一位代表词人柳永的《凤栖梧》,这首词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写相思之情的,表明因为思念日渐消瘦,形容憔悴也不后悔。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温庭筠的《望江南》。 活动2【讲授】回顾赏析诗歌的方法 上学期和这学期的第十课,我们一直应用诵读赏析诗歌的四步学习法来学习诗歌,这课是词曲五首,我们还同样要用这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下面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四步的名称和内容。 第一步:熟读感知;第二步:知人论世;第三步:读懂品析;第四步:读透领悟。 活动3【讲授】熟读感知 1、解题。 (1)回顾“词”的相关知识 词又叫长短句,曲子词、诗余。它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只是为配乐演唱时所用,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按字数多少来分,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 (2)“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生字词。 (1)倚(yǐ)脉脉(mò)白蘋洲(pín) (2)重音:"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3、初读感受。 这首词写了一个女子期盼远方的丈夫(情人)归来的情景。 活动4【讲授】知人论世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他的诗与李商隐的诗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故尊他为“花间派” 的鼻祖。他的代表词作有《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望江南 梳洗罢》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活动5【讲授】读懂品析 1、词语注释。 斜晖:偏西的阳光。 脉脉:含情的样子,这里形容夕阳欲落未落似有留恋之情的意态。 白蘋洲:长满白色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代诗词中常用以代指有情人分别的地方。蘋,一种水草。 2、写出这首诗的大意。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活动6【讲授】读透领悟 1、逐句赏析。 (1)同学们想想:这位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啊?(一个盼望丈夫归来的女子) (2)“梳洗罢”,揭示了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