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9509

2.2.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日期:2025-11-1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5650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1,北师大,上册,数学,七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名称:2.2.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授课人:[您的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究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能准确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形式的有理数。 体会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严谨的运算习惯,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幻灯片 3:情境引入 - 足球比赛中的净胜球问题 在一次足球比赛中: 红队上半场进了 3 个球,下半场进了 2 个球,那么全场一共进了几个球?(3 + 2 = 5,用正数表示进球,这是小学学过的正数加法) 蓝队上半场失了 2 个球,下半场失了 1 个球,全场一共失了几个球呢?(可以表示为 (-2)+(-1),这里涉及到负数的加法) 黄队上半场进了 3 个球,下半场失了 2 个球,那黄队全场的净胜球数是多少?(表示为 3 + (-2)) 思考:像这些包含负数的加法运算,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幻灯片 4:有理数加法的分类 同号两数相加: 两个正数相加,例如 3 + 5。(回顾小学知识,直接相加得 8) 两个负数相加,例如 (-3)+(-5)。(这是我们即将要重点探究的新情况) 异号两数相加: 正数与负数相加,例如 4 + (-2),(-3)+2。(也是我们要探究的情况) 一个数与零相加:例如 5 + 0,0 + (-3)。(同样需要明确其运算结果) 幻灯片 5:同号两数相加法则探究 实例分析: 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若小明向东走 3 米,再向东走 2 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在数轴上表示为从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 2 个单位长度,最终到达表示 5 的点,即 (+3)+(+2)= +5。 若小明向西走 3 米,再向西走 2 米,两次一共向西走了多少米?在数轴上表示为从原点出发,先向左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 2 个单位长度,最终到达表示 - 5 的点,即 (-3)+(-2)= -5。 法则归纳: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若 a > 0,b > 0,则 a + b = +(|a|+|b|);若 a < 0,b < 0,则 a + b = -(|a|+|b|)。 示例计算: (-4)+(-5),因为是两个负数相加(同号),取负号,再把绝对值相加,|-4| = 4,|-5| = 5,4 + 5 = 9,所以 (-4)+(-5)= -9。 (+7)+(+3),两个正数相加(同号),取正号,绝对值相加,|7| = 7,|3| = 3,7 + 3 = 10,所以 (+7)+(+3)= +10。 幻灯片 6:异号两数相加法则探究 实例分析: 规定向东为正方向。 若小明向东走 5 米,再向西走 3 米,此时小明在什么位置?在数轴上表示为从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 5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 3 个单位长度,最终到达表示 + 2 的点,即 (+5)+(-3)= +2。 若小明向东走 3 米,再向西走 5 米,此时小明在什么位置?在数轴上表示为从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 5 个单位长度,最终到达表示 - 2 的点,即 (+3)+(-5)= -2。 若小明向东走 3 米,再向西走 3 米,此时小明在什么位置?在数轴上表示为从原点出发,先向右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回到原点,即 (+3)+(-3)= 0。 法则归纳: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 用字母表示为:若 | a| > |b|,a > 0,b <0,则 a + b = +(|a|-|b|);若 | a| > |b|,a < 0,b > 0,则 a + b = -(|a|-|b|);若 a,b 互为相反数,则 a + b = 0。 示例计算: (-6)+4,|-6| = 6,|4| = 4,6 > 4,且 - 6 是负数,所以取负号,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6 - 4 = 2,即 (-6)+4 = -2。 8+(- 8),8 和 - 8 互为相反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