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29941

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日期:2025-11-1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5101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1,华东师大,上册,数学,七年级,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副标题:探索有理数乘法奥秘,开启高效运算之旅 教师姓名:[你的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重点) 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提高运算准确性。(重点) 理解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确定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多个有理数的乘积。 通过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 幻灯片 3:知识回顾 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正有理数如 +3、\(\frac{2}{5}\);负有理数如 -2、-\(\frac{3}{4}\) 。 乘法的意义(回顾整数乘法):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3×4 表示 4 个 3 相加,即 3 + 3 + 3 + 3 = 12 。 思考:在有理数范围内,乘法的意义是否依然适用?引入负数后,乘法运算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幻灯片 4: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引入 情境引入: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上行走,规定向东为正方向。如果小明以每分钟 2 米的速度向东行走 3 分钟,那么他现在的位置相对于出发点是在东边还是西边,距离出发点多远? 分析:速度为每分钟 2 米(+2),行走时间为 3 分钟,根据路程 = 速度 × 时间,可得算式为 (+2)×3 。 计算:(+2)×3 = 2 + 2 + 2 = 6 ,结果为正,表示小明在出发点东边 6 米处。 改变情境:如果小明以每分钟 2 米的速度向西行走 3 分钟,那么他现在的位置相对于出发点是怎样的? 分析:速度为每分钟 -2 米(向西为负),时间为 3 分钟,算式为 (-2)×3 。 计算:(-2)×3 = (-2) + (-2) + (-2) = -6 ,结果为负,表示小明在出发点西边 6 米处。 对比思考:观察 (+2)×3 = 6 和 (-2)×3 = -6 这两个式子,因数 3 相同,另一个因数符号相反,积的符号也相反,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因数绝对值的乘积。由此初步猜测有理数乘法法则。 幻灯片 5: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法则: 同号得正:两个正数相乘,如 (+3)×(+4),因为都是正数(同号),所以结果为正,再把绝对值相乘,3×4 = 12 ,即 (+3)×(+4) = 12 ;两个负数相乘,如 (-3)×(-4) ,同样是同号,结果为正,|-3|×|-4| = 3×4 = 12 ,所以 (-3)×(-4) = 12 。 异号得负: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如 (+3)×(-4) ,异号得负,|+3|×|-4| = 3×4 = 12 ,所以 (+3)×(-4) = -12 ;反之 (-3)×(+4) = -12 。 并把绝对值相乘: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将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 任何数与 0 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仍为 0 。例如 5×0 = 0 ,(-7)×0 = 0 。 幻灯片 6:例题讲解(两数相乘) 例题 1:计算 (-5)×(-6) 。 分析:两个因数都是负数,属于同号相乘。 解答: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号得正,再把绝对值相乘。|-5|×|-6| = 5×6 = 30 ,所以 (-5)×(-6) = 30 。 例题 2:计算 (-4)×7 。 分析:一个因数是负数,一个因数是正数,属于异号相乘。 解答:异号得负,| -4|×|7| = 4×7 = 28 ,所以 (-4)×7 = -28 。 例题 3:计算 0×(-9) 。 分析:根据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为 0 的法则。 解答:0×(-9) = 0 。 幻灯片 7:多个有理数相乘 思考:计算 (-2)×(-3)×(-4) 。 分析:可以先计算前两个数的乘积 (-2)×(-3) ,根据同号得正,|-2|×|-3| = 6 ,所以 (-2)×(-3) = 6 ;再计算 6×(-4) ,异号得负,|6|×|-4| = 24 ,结果为 -24 。 规律总结: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例如 (-1)×(-2)×(-3)×(-4) ,有 4 个负因数(偶数个),积为正,| -1|×| -2|×| -3|×| -4| = 2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