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31966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5216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试题,答案,图片,语文,三门峡市
    C.枣花这一意象在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对枣花开放时一家人在树下场 面的描写,营造温馨的氛围。 D.文章语言如话家常,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如“五妮啊,是爹没本事”“家里的事你 甭管”等句,口语色彩浓厚,文章整体朴实平淡。 7.文本一中,作者对“我”是上学还是打工地回忆着墨颇多,下列对这部分的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当“我”得知自己可能会为照顾家里而被迫辍学打工时,“我”的无奈和怨尤油然而生, 忐,忑自己继续念书只会拖累家庭。 B.哥嫂们虽然对“我”是上学还是打工的问题没有发表意见,但是结合文章来看哥嫂们内 心希望“我”辍学打工、缓解家庭压力。 C.“我”预备好一肚子的话准备在父亲劝我退学时与他争论,但最终没有说出口,这是因 为父亲改变主意让我继续读书。 D.本文中的父亲与《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继父谋得斯通不同,在对待孩子时父亲没有谋 得斯通的冷酷与无情,而是充满理解,尊重孩子的人生道路。 8.假设你代表高三学生与新高一学弟学妹进行语文学科交流。你偶然发现本文与必修上册课 文《我与地坛》(节选)有相似之处。请根据下表提示,完成填空。(4分) 《簌簌衣巾落枣花》(吴继红)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Q:为什么说父亲是一位 Q:为什么说母亲是一位懂得理解儿 子的母亲2 内容 懂得理解女儿的父亲? A:① A:她始终很尊重自己的儿子,维护 着他的自尊。 Q:“枣花”被反复提及, Q:母亲的心理矛盾被反复提及,但 反复提及 它在文中除了营造氛围还有 心理却是不断变化的。这有什么作用? 的词语 什么作用? A体现出母亲是一位活得最苦,但 A:② 既疼儿子又理解儿子的不张扬爱的坚忍 的母亲。 情感状态 ③ ④】 9.文本一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为了将回忆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 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展开回忆的?请找出三点,并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 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叔孙通列传》) 【高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材料二: 十二年十一月,上从破黥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张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 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缅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 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玄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 苦食淡,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代诛,以颈血污地!”帝曰:“公罢矣,吾 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时大臣固 争者多,上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乃止不立。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三: 叔孙通之谏易太子也,曰:“臣愿伏诛以颈血污地。”烈矣哉!夫抑有以使之然者:高 帝之明,可以理喻也;吕后之权足恃也;留侯、四酷之属为之羽翼,而诡随者惮高帝而不敢竞 也。通知必不死,即死而犹有功,何惮而不争?鸣呼!以面谀事十余主之通,而犯颜骨鲠也可 使如此。上有明君,下有贤士大夫,佞者可忠,柔者可强,天下岂患无人材哉!匪上知与下愚, 未有不待奖而成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四: 有进说于君者,因其君之资而为之说,则用力寡矣。天下既平,以爱故欲易太子,大臣 叔孙通、周昌之徒力争之,不能得,用留侯计仅得之。盖读其书至此,未尝不太息以为高帝最 易晓者,苟有以当其心,彼无所不从。 嗟夫!无有以奚齐、卓子之所以死为高帝言者欤?叔孙通之徒,不足以知天下之大计,独 有废嫡立庶之说,而欲持此以却之,此固高帝之所轻为也。如意之为王,而不免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