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5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副标题:用相似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情境引入 生活中的问题: 如何不爬上旗杆,测量旗杆的高度? 如何在不渡河的情况下,测量河流的宽度? 如何根据图纸上的图形,计算实际物体的尺寸? 解决方案: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相似三角形在测量、建筑、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将学习具体的应用方法。 幻灯片 3: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高度 原理分析: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测量物体高度。同一时刻,太阳光线是平行的,物体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成比例,此时物体、影子与太阳光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 图形表示:如图,设物体高度为\(H\),影子长度为\(L\);标杆高度为\(h\),影子长度为\(l\)。∵太阳光线平行,∴∠\(ACB = DFE\),∠\(ABC = DEF = 90 °\),∴△\(ABC\)∽△\(DEF\),则\(\frac{H}{h} = \frac{L}{l}\),即\(H = \frac{L ·h}{l}\)。 幻灯片 4:例题讲解 1 - 测量旗杆高度 题目:某同学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在旗杆旁立了一根高为\(1.5m\)的标杆,测得标杆的影子长为\(1m\),同时测得旗杆的影子长为\(8m\),求旗杆的高度。 解答:∵同一时刻,太阳光线平行,∴旗杆与旗杆影子构成的三角形和标杆与标杆影子构成的三角形相似。设旗杆的高度为\(H m\),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frac{H}{1.5} = \frac{8}{1}\),解得\(H = 12\)。答:旗杆的高度为\(12m\)。 幻灯片 5: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量距离 原理分析: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河流宽度)。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比计算实际距离。 图形表示:如图,要测量河流两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岸边取一点\(C\),连接\(AC\)并延长至\(D\),使\(CD = \frac{1}{k}AC\);连接\(BC\)并延长至\(E\),使\(CE = \frac{1}{k}BC\)。∵∠\(ACB = DCE\)(对顶角相等),\(\frac{AC}{CD} = \frac{BC}{CE} = k\),∴△\(ABC\)∽△\(DEC\),则\(\frac{AB}{DE} = k\),即\(AB = k ·DE\)。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2 - 测量河流宽度 题目:为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AB\),在河岸边取一点\(C\),使\(C\)能看到对岸的\(A\)、\(B\)两点。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 = \frac{1}{2}A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 = \frac{1}{2}BC\)。测得\(DE = 50m\),求河流的宽度\(AB\)。 解答:∵∠\(ACB = DCE\),\(\frac{AC}{CD} = \frac{BC}{CE} = 2\),∴△\(ABC\)∽△\(DEC\)(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frac{AB}{DE} = 2\),即\(AB = 2 DE = 2 50 = 100m\)。答:河流的宽度\(AB\)为\(100m\)。 幻灯片 7: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建筑图纸问题 原理分析:建筑图纸与实际建筑是相似图形,根据比例尺(相似比)可以计算实际尺寸。 关键公式:实际长度 = 图纸长度 × 比例尺;实际面积 = 图纸面积 ×(比例尺) 。 幻灯片 8:例题讲解 3 - 建筑图纸计算 题目:某建筑图纸的比例尺为\(1:500\),图纸上一个三角形花坛的底边长为\(4cm\),高为\(3cm\),求这个花坛的实际面积。 解答:图纸与实际花坛相似,相似比为\(1:500\)。实际底边长为\(4 500 = 2000cm = 20m\),实际高为\(3 500 = 1500cm = 15m\)。实际面积为\(\frac{1}{2} 20 15 = 150m \)。答:这个花坛的实际面积为\(150m \)。 幻灯片 9: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镜面反射问题 原理分析:利用镜面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构造相似三角形。 图形表示:如图,人站在镜子前,从镜子中看到物体顶端,此时人、镜子与地面的垂足和物体、镜子与地面的垂足构成相似三角形。 幻灯片 10:例题讲解 4 - 镜面反射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