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5.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副标题:精准把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背景图: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组合,标注角的度数和边的比例关系,突出判定相似的关键要素,搭配几何推理流程图。 幻灯片 2:知识回顾与判定思路 相似三角形定义回顾: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符号表示:△ABC∽△DEF,相似比为\(k\)。 判定必要性: 直接用定义判定需同时验证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操作复杂。 需更简便的判定方法,通过部分条件推导出三角形相似。 判定思路:从角和边的关系入手,寻找最少的条件组合,确保三角形形状相同(相似)。 幻灯片 3:判定定理 1———AA(两角分别相等) 定理内容: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图形与符号语言: 图形:在△ABC 和△DEF 中,∠A=∠D,∠B=∠E。 符号:∵∠A=∠D,∠B=∠E,∴△ABC∽△DEF(AA)。 推导依据: 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若两角分别相等,则第三角必相等(∠C=∠F)。 结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可证对应边成比例。 适用场景:已知两个角的关系(如平行线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关系等)。 幻灯片 4:AA 判定定理例题与变式 例题 1:如图,点 D 在△ABC 的边 AB 上,∠ACD=∠B,求证:△ACD∽△ABC。 证明:∵∠ACD=∠B(已知),∠A=∠A(公共角),∴△ACD∽△ABC(AA)。 例题 2:在 Rt△ABC 和 Rt△DEF 中,∠C=∠F=90°,∠A=∠D=30°,判断两三角形是否相似。 解答:∵∠C=∠F=90°,∠A=∠D=30°,∴∠B=∠E=60°,两角分别相等,故 Rt△ABC∽Rt△DEF。 变式练习:△ABC 中,DE∥BC,∠ADE=40°,∠C=60°,求∠A 的度数。 解答:∵DE∥BC,∴∠ADE=∠B=40°(同位角相等),故∠A=180°-40°-60°=80°。 幻灯片 5:判定定理 2———SAS(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定理内容: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图形与符号语言: 图形:在△ABC 和△DEF 中,\(\frac{AB}{DE} = \frac{AC}{DF}\),∠A=∠D。 符号:∵\(\frac{AB}{DE} = \frac{AC}{DF}\),∠A=∠D,∴△ABC∽△DEF(SAS)。 关键强调: 必须是 “两边的夹角” 相等,而非任意角相等。 比例关系需对应两边,即\(\frac{AB}{DE} = \frac{AC}{DF}\)中,AB 与 DE、AC 与 DF 是对应边。 推导思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转化为 AA 判定的情况。 幻灯片 6:SAS 判定定理例题与易错点 例题 3:已知△ABC 中,AB=6,AC=8,∠A=60°;△DEF 中,DE=3,DF=4,∠D=60°,求证:△ABC∽△DEF。 证明:\(\frac{AB}{DE} = \frac{6}{3} = 2\),\(\frac{AC}{DF} = \frac{8}{4} = 2\),故\(\frac{AB}{DE} = \frac{AC}{DF}\)。又∵∠A=∠D=60°,∴△ABC∽△DEF(SAS)。 易错示例:在△ABC 和△DEF 中,\(\frac{AB}{DE} = \frac{AC}{DF} = 2\),∠B=∠E,能否判定相似? 解答:不能。∠B 和∠E 不是 AB 与 AC、DE 与 DF 的夹角,不符合 SAS 条件,无法判定相似。 幻灯片 7:判定定理 3———SSS(三边成比例) 定理内容: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图形与符号语言: 图形:在△ABC 和△DEF 中,\(\frac{AB}{DE} = \frac{BC}{EF} = \frac{AC}{DF}\)。 符号:∵\(\frac{AB}{DE} = \frac{BC}{EF} = \frac{AC}{DF}\),∴△ABC∽△DEF(SSS)。 推导说明:通过作辅助线将小三角形放大,利用 SSS 全等判定推导角相等,进而转化为 AA 判定。 适用场景: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或三边的比例关系。 幻灯片 8:SSS 判定定理例题与应用 例题 4:△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 5、12、13;△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 10、24、26,判断两三角形是否相似。 解答:\(\frac{5}{10} = \frac{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