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5.5.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副标题: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关系与数量特征 背景图:展示两个相似三角形,标注对应顶点、对应边及对应高,搭配几何图形中比例线段的动态演示效果。 幻灯片 2:知识回顾与性质引入 相似三角形定义回顾: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比(相似系数):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记作\(k\)(\(k>0\))。 问题提出: 除了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相似三角形还有哪些特殊的数量关系? 相似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线段是否也存在比例关系?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与相似比有什么联系? 幻灯片 3:性质 1——— 对应角相等 性质内容: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图形与符号语言: 图形:若△ABC∽△DEF,相似比为\(k\)。 符号:∵△ABC∽△DEF,∴∠A=∠D,∠B=∠E,∠C=∠F。 应用说明:对应角相等是相似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可直接用于角的等量代换或角度计算。 例题:在△ABC∽△DEF 中,∠A=50°,∠B=70°,求∠F 的度数。 解答:∠C=180°-50°-70°=60°,∵△ABC∽△DEF,∴∠F=∠C=60°。 幻灯片 4:性质 2——— 对应边成比例 性质内容: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且比值等于相似比\(k\)。 图形与符号语言: 符号:∵△ABC∽△DEF,∴\(\frac{AB}{DE} = \frac{BC}{EF} = \frac{AC}{DF} = k\)。 比例变形: \(AB = k ·DE\),\(BC = k ·EF\),\(AC = k ·DF\)(用相似比表示对应边)。 若\(k=1\),则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例题:△ABC∽△DEF,相似比为\(\frac{2}{3}\),AB=4cm,求 DE 的长。 解答:\(\frac{AB}{DE} = \frac{2}{3}\),即\(\frac{4}{DE} = \frac{2}{3}\),解得\(DE = 6\)cm。 幻灯片 5:性质 3——— 对应线段成比例(高、中线、角平分线) 性质内容: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k\)。 图形与符号语言: 图形:△ABC∽△DEF,AM、DN 分别为 BC、EF 边上的高;BP、EQ 分别为 AC、DF 边上的中线;CG、FH 分别为∠ACB、∠DFE 的角平分线。 符号:\(\frac{AM}{DN} = \frac{BP}{EQ} = \frac{CG}{FH} = k\)。 证明思路(以对应高为例): ∵△ABC∽△DEF,∴∠B=∠E,又∠AMB=∠DNE=90°,∴△ABM∽△DEN(AA),故\(\frac{AM}{DN} = \frac{AB}{DE} = k\)。 例题:△ABC∽△DEF,相似比为\(1:2\),△ABC 中 BC 边上的高为 3cm,求△DEF 中 EF 边上的高。 解答:设 EF 边上的高为\(h\),则\(\frac{3}{h} = \frac{1}{2}\),解得\(h = 6\)cm。 幻灯片 6:性质 4——— 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性质内容: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k\)。 推导过程: 设△ABC∽△DEF,相似比为\(k\),则\(AB = k ·DE\),\(BC = k ·EF\),\(AC = k ·DF\)。 △ABC 的周长\(C_1 = AB + BC + AC = k(DE + EF + DF) = k ·C_2\)(\(C_2\)为△DEF 的周长)。 故\(\frac{C_1}{C_2} = k\)。 例题:△ABC∽△DEF,周长分别为 15cm 和 21cm,求相似比及对应边的比值。 解答:相似比\(k = \frac{15}{21} = \frac{5}{7}\),对应边的比值为\(\frac{5}{7}\)。 幻灯片 7:性质 5——— 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性质内容: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k^2\))。 推导过程: 设△ABC∽△DEF,相似比为\(k\),对应高分别为\(h_1\)、\(h_2\),则\(\frac{h_1}{h_2} = k\)。 \(S_1 = \frac{1}{2} ·BC ·h_1\),\(S_2 = \frac{1}{2} ·EF ·h_2\)。 \(\frac{S_1}{S_2} = \frac{\frac{1}{2} ·BC ·h_1}{\frac{1}{2} ·EF ·h_2} = \frac{BC}{EF} ·\frac{h_1}{h_2} = k ·k = k^2\)。 例题:△ABC∽△DEF,相似比为\(2:3\),△AB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