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3460

广东省中山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642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中山市,2025-2026,学年,高二,学期
    中山市第一中学2027届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答案 C 【解析】A 项,曲解文意。傅佩荣认为《论语》的价值在于年轻人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通过理解孔子对弟子的教导来间接领悟, 选项中的“直接与古代圣贤建立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不符合 。 B 项,表述绝对,原文中“这也是我们积极心理学经常讲的。很多人误以为积极心理学就是让人要快乐, 其实这个‘积极’不仅是形容词,也是动词,人要通过自己不断地奋斗到达真正的幸福”,并没有表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与“三自主义”完全一致。 D 项,曲解文意。傅佩荣的论述结构为:“但他的内容并没有那么简单。譬如……所以他的学说是有主观性的……但我很欣赏他的修养观,知行合一是铁定的真理。”两个评价是转折关系,前者是批评,后者是赞赏,为说明“没有那么简单”互补。选项中“并由此过渡到”的表述,逻辑不成立。 D【解析】D 项,彭凯平引用梁启超的说法,是作为话题的起点,无法推出“绝对推崇”的结论。 (3分) A:自得其乐 B:传统文化是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 ①从简单问题入手,启发访谈对象:彭凯平首先提出“年轻人该如何学习国学 ”; ②抓住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追问: 针对傅佩荣提出的“对自己有了一些约束才能更好地发展人际关系”这一观点, 继续追问“在这一点上,儒释道佛之间是否有共通点呢?”; ③有逻辑性地提问:从学习国学的具体方法,到国学与心理问题调适的关系,最后延伸至历史人物的个案分析。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 答出两点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儒家通过“礼”的规范来实现自我约束,旨在调节人际关系,避免“损人利己”带来的冲突,从而获得心灵安宁。 ②佛家通过信仰“因果报应”来约束行为,将现世苦难归因于前世,为行善止恶提供动力,从而消解执念烦恼,追求心灵解脱。 ③道家的自我约束并非简单戒律,而是通过提升认知,主动选择谦卑退守来避祸,最终达到超脱自在的境界。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 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6.A【解析】B.“脸色严肃”错误。无中生有,毛主席一开始的确以为彭德怀是来劝阻自己,但没有脸色严肃,后来他“脸上恢复了严肃的表情”是因为考虑到出战的风险。 C.“这是他们决定出兵的根本原因”错误。根据“如果让敌人占领了朝鲜,同我们隔江对峙,这对东北威胁很大;加上它控制了台湾,威胁着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能找到借口。老虎总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我看,不同美帝国主义见个高低,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可知,他们决定出兵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了不出兵的后果。 D.“他的主动请缨让彭德怀甚是欢喜”错误。根据“彭总吃了一惊,说:‘这可不行!’”可知,彭德怀第一反应并没有很欢喜,他最终同意毛岸英去朝鲜是因为毛岸英已经得到了毛泽东的应允,同时也被毛岸英的精神感动。故选A D 【解析】 “结尾‘月牙落去’暗示美帝国衰———过度解读。“彭总走出颐年堂,西天一弯月牙将要落下去了,草丛里虫声唧唧,夜风清冷,身上已颇觉有点寒意”,“月牙落去”交代毛泽东和彭德怀对话到深夜,“美帝国衰———属于过度解读。故选D。 8.①从叙事视角看,使用“他”,体现了第三人称视角观察彭德怀行为的客观性。 ②从人物地位看,称呼“彭总”时,体现了他在军队中的崇高地位和领导角色。 ③从人物关系看,称“彭德怀同志”,体现了革命事业中的平等关系和深厚情谊。 【解析】①用“他”体现第三人称叙事的客观性。开篇以“他”指代彭德怀,如写其早起习惯与见毛主席的渴望,以旁观者视角客观呈现其行为与心境,让读者冷静感知人物。 ②称“彭总”凸显其在军队中的崇高地位与领导角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