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55296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192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
  • cover
(课件网) 2026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具有某些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变了读音。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 〖新课标Ⅰ卷11题A〗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2024高考真题体验 〖新课标Ⅱ卷11题B〗 B、怪,以……为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 〖新课标Ⅱ卷翻译题13(2)〗 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2024高考真题体验 找出此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却:使……后退(使动用法); 2.还:使……返回(使动用法); 3.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看重; 4.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推崇。 古代汉语: 主语 谓语 宾语 状语 + + + 动、形 名词 不及物动词 形、动 名词 形容词 拿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来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许多方面都不合拍,所以我们说古人活用了。 为什么会出现词类活用现象? 2、名词作一般动词 1、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二、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2、动词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3、形容词使动用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 词类活用的种类 3、动词为动用法 四、数词活用 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规律一: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而古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活用为形容词。即“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zēng)单衣,立大巫后。 4.二月草已芽。 (一)名词作动词 规律二:名词放在“能”“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因为能跟能愿动词组合的只有动词。即“能/欲”+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意愿的词,文言文中常用的能愿动词有:会、欲、敢、可、能、愿、应、宜、当等。)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4.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一)名词作动词 规律三:名词受介宾短语的修饰,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即“名词(活用为动词)+介宾短语” 1.沛公军霸上。 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4.秦伐韩,军于阏yān与。(《项羽本纪》) 5.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一)名词作动词 规律四:名词后面带“之”字(做代词),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而常作动词的宾语)。即“名词(活用为动词)+代词‘之’等”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一)名词作动词 规律五: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名词+名词”(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可根据语境判断) 1.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4.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5.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 6.贫甚,质女婢于人 7.籍吏民,封府库。 8.道芷阳间行。 9.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一)名词作动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