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64533

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636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2. 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知导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部署凝聚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及作用。 2.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3.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文章联系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风格。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做一名“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工匠精神”,学会拒绝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 。 预习检测 读准下列生字的字音。 雕琢(zhuó) 挑剔(tī ) 精湛(zhàn ) 造诣(yì ) 卓越( zhuó ) 锉(cuò ) 预习检测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精湛: 造诣: 雕虫小技: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出类拔萃: 精深。 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 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作家介绍 李斌,著名新闻评论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多篇评论性文章。如《改革开放,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等。 写作背景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李斌借此机会,写了这篇新闻评论,刊发在2016年4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 文化常识 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 ①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 针对性和准确性; ②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③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④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朗读课文 任务一: 请认真阅读课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 内涵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新知讲解 工 匠 精 神 新知讲解 任务二 1.课文第二段是如何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思路的?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由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新知讲解 任务二 2.快读课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新知讲解 任务三: 1、“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这句话。 新知讲解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新知讲解 2.“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请结合全文,品读这句话的内涵。 明确: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它的内涵是: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