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节 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菩萨蛮·大柏地》———描绘了傍晚雨后彩 虹高悬天际的斑斓景色,令人赞叹。 新课导入 光的色散 一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白光),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光的色散 一 ———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红、橙、黄、绿、蓝、靛、紫)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色散 一 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观察墙壁或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 ! 想想做做 色散 一 彩虹是太阳光在空气中的水滴中发生折射产生的色散现象。 外侧是红色 内侧是紫色 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光的色散示意图 色散 一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色光的混合 二 1.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这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RGB 色光的混合 二 我们看到的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或手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红、绿、蓝)混合而成的。 4.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知识点2:色光的混合 探究新知 ①白色物体反射了所有的色光 ②黑色物体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看不见的光 三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一定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列,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 可见光 红外线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是红外线, 紫光以外的是紫外线。 它们都是不可见光。(人眼看不见) 看不见的光 三 红外线的特点:热效应、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利用红外线热像仪诊断病情 响尾蛇导弹(红外线制导) (1)红外线:把红端之外的辐射。(人眼看不见) 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非常灵敏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的外侧, 温度计的示数仍会上升,说明这里也有光的辐射,于是发现了红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红外自动水龙头 紫外线杀菌、消毒 紫外线验钞 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看不见的光 三 紫外线的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灭菌消毒、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2)紫外线:把紫端之外的辐射。(人眼看不见) 1801 年,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1776—1810)偶然发现,放在太阳光色散光带紫光外侧的照相底片感光了。里特没有忽视这个小问题,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这里有一种不可见光———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知识点3:看不见的光 探究新知 共同点 不同点 应用 红外线 紫外线 都是不可见光 存在于 红光外侧 存在于 紫光外侧 热效应、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使荧光物质发光、灭菌消毒、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红外探测器; 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验钞机; 紫外灭菌灯…… 3. 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区别 1.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视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 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是实像 C 课堂习题 课堂习题 2. 下列设备中,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B.非接触温度计 C.电视遥控器 D.验钞机 A.感应水龙头 D 4. 光的色散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