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24年)科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的回收》教学设计 课题 2.4材料的回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理解材料回收的意义:减少垃圾污染、节约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建立“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分类可回收材料,培养对比、归纳的思维能力,能根据材料特征判断其是否可回收。 探究实践: 小组合作设计“班级回收角”方案,学会分工协作、整合想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愿意在生活中践行回收行为,带动身边人参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废旧物品的用处。 难点:废旧物品如何制作小制作。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导入 (出示相关图片) 1.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很多废旧物品,你知道那些废旧物品呢? (学生反馈) 2.这些废旧物品还有没有用处呢? (学生反馈) 课 程 学 习 二、新授 活动二:废旧材料的回收 (出示相关图片) 1.废旧物品是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 (学生反馈) 归纳: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 2.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物呢? (学生反馈) (出示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进行判断) 3.废旧物品回收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反馈) 归纳: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对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保护环境。 拓展·迁移 1.为了实现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学校将举办“废品利用大比拼”活动,马上报名参加吧! 比赛要求:选择一种或几种废品,经过设计,加工制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提示: 1.确定制作的作品。 2.选择合适的材料。 3.分组绘制草图。 4.确定方案并制作。 (出示学生制作的图片) 2.展示作品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改进、完善的过程,看谁能获得优秀创意奖。 (播放相关视频) 课堂 小结 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对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对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动手制作,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太好。下次可以抽出课后时间给学生留下家庭作业。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