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79372

河北省邢台市第五中学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36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北省,学期,答案,试题,语文,次月
  • cover
2025~2026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4.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1.下面是小冀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写白洋淀四季的文字,阅读后,回答后面问题。(12分) 白洋淀,一颗镶嵌在华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这里(甲)景色秀丽,(乙)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 春季,淀水澄澈,烟波 (浩瀚/浩渺)。新生芦苇染绿淀区,晨光初绽时,红日透淀,似为其披上了“绿底镶霞”的华衣。岸边的草木(mùyù)着暖柔的晨光,微风拂过,清新的气息在一霎间扑面而来。 夏季,淀水涨满,波光粼粼,鱼跃水面,绿苇摇曳,满淀的荷花一眼望不到边,既有完全绽开的,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亦有裹着淡粉花衣的花苞。这满淀的美景,真让人 (形容竭力思索。)也难寻觅贴切词句形容。 秋季,芦花纷飞,稻谷飘香,莲菱遍布。采菱小舟划过水面,渔歌伴水波起落,鸟儿掠过芦苇冲入(yúnxiāo),任思绪在美景中 (徜徉/徘徊),满心安然。 冬季,白雪皑皑,淀屲冰封如镜,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一只只在空中飞翔的燕子。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mùyù) ②(yúnxiāo)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一霎(shà) 花苞(pāo) B.一霎(chà) 花苞(pāo) C.一霎(shà) 花苞(bāo) D.一霎(chà) 花苞(bāo)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4)根据第三段括号内的提示,在第三段横线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成语。(2分) 七年级语文◇ 第1页(共8页) (5)文段中加波浪线词语“明珠”“穿梭”的词性分别是 、 。(2分) (6)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不但 而且 B.只有 就 C.因 为 所以 D.无论 都 2.友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的友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下列名言警句或故事中与“交友”内容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伯牙绝弦 B.咏絮之才 C.割席断交 D.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二部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古诗文默写(6分) 3.班级开展“古诗文竞答”活动。请补全小冀准备的竞答材料。(6分) 古诗文是千年时光浇筑成的精神家园,珍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情怀。不必说“日月之行,① ”(《观沧海》)蕴含着曹操的伟大抱负,“海日生残夜,② ”(《次北固山下》)彰显着王湾驿路漂泊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知何处吹芦管,③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对戍边将士浓烈思乡之愁的理解,也不必说“④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单是孔子的言论“⑤ ,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⑥ ”(《〈论语〉十二章》)就体现了国人的高尚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4~6题。(6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乙]龙标野宴 王昌龄 杨花落尽子规啼, 沅溪①夏晚足②凉风, 闻道龙标过五溪。 春酒相携就③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 莫道弦歌④愁远谪, 随君直到夜郎西。 青山明月不曾空⑤。 ①沅溪:今湖南沅江。②足:充足。③就:靠近,这里有“聚集”之意。④弦歌:弹琴唱歌。⑤空:缺失。 4.这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 (律诗/绝句)。甲诗标题中的“ ”一词与乙诗中的“谪”字照应。(2分) 5.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甲诗“杨花落尽子规啼”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 6.小冀发现两首诗都有一个“愁”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着说说其不同之处。(2分) 答: 七年级语文 第2页(共8页)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3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