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植树》第一课时作业单学生用版 情景:探秘金沙———古蜀智慧中的除法应用 小朋友们,金沙遗址就像一座埋在地下的“宝藏王国”,是三千多年前古蜀国的都城。考古学家在这里挖掘出了美丽的太阳神鸟金饰、巨大的象牙和神秘的黄金面具!这些珍贵的“宝贝”告诉我们,古代的成都人非常聪明有智慧,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蜀文明。 作业一:太阳神鸟的“历法关联” 古蜀人通过太阳神鸟观察天象、制定历法,“按季节平均分”正呼应了图案中“四季”的文化内涵。太阳神鸟金箔图案暗含古蜀人的宇宙观 ———它的4只飞鸟代表四季,12道太阳光芒代表一年12个月。 要把48张太阳神鸟图案贴在“四季展板”上,按4个季节平均分,每个季节的展板能贴几张? 1.分一分,算一算,填一填。 2.还可以这样想:( )×4=48,所以:48÷4=( ) 答:按季节平均分,每个季节的展板能贴 张。 作业二:玉璋的“祭祀准备”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璋是古代重要的祭祀礼器,用于沟通天地神灵。工匠要用66块玉料制作祭祀用的玉璋,制作1件玉璋需打磨 6块玉料,这些玉料一共可以打磨多少块玉璋? 答:这些玉料一共可以打磨 块玉璋。 作业三:玉琮的 “层级密码”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琮是古蜀人沟通天地的礼器,它的层级纹饰藏着规律。考古专家发现,玉琮从下往上的层级纹饰遵循“祭地纹→祭人纹→祭天纹→祭地纹→祭人纹→祭天纹……”的顺序,这是古蜀人“天地人三界” 观念的体现。现在要复刻一件共42层级的玉琮纹饰。 1.选一选:这件玉琮第36层的纹饰是( )。 A.祭地纹 B.祭人纹 C.祭天纹 理由是:(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 2.填一填:这件玉琮前33层中“祭天纹” 共有多少个?前36层呢?前39 层呢? 作业四:象牙的“考古整理” 象牙在金沙文化中是“神圣贡品”,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象牙,是古蜀人“敬神”的重要祭品。 考古整理时需将象牙按规范分组进行保护,如果“每2根装一箱”。考古人员要整理 42 根象牙,一共需要多少个保护箱? *作业五:玉器的“祭祀方案” 在研学活动中,我们深入了解到古蜀 “以玉通神” 的祭祀文化:玉璋对应山川祭祀、玉璧象征天地崇拜、玉琮是沟通天地的核心、玉圭用作礼仪标识,不同等级的祭祀场景,会通过玉器的组合与数量彰显敬畏之心与秩序感。为亲身体验这份古老智慧,考古社团决定仿制一批祭祀玉器,还原古蜀祭祀的礼器分配逻辑。我们整理出了仿制玉器的具体数量(见表1),同时明确了不同类型祭祀台的玉器组配要求(见表2 )。 表1仿制玉器数量统计表 表2 祭祀台组配规则对照表 1.判断并说明理由:用这些玉器能否布置7处王室主祭祀台? 2.选一选,算一算:用布置完王室主祭祀台剩下的玉器,布置部落副祭祀台有两种方案。我选择方案( )(选填①或②),算一算按这种方案最多可以布置多少处? 3.(选做)用没用到的剩余玉器布置临时祭祀台,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布置方式?每种最多能布置几处? *作业六:古蜀工匠的“文物分配” 在神秘的金沙遗址,考古队发现了用于祭祀的玉片与绿松石(古蜀祭祀中常用的伴生文物,常与玉片搭配制作礼器)。古蜀工匠要将两种文物平均分给4名工匠制作礼器,这里面藏着有趣的除法知识,让我们跟着小小考古学家小蜀和小金,一起去探究吧! 要把52片玉片和448个绿松石平均分给4名工匠制作礼器,每名工匠分别分到多少片玉片和绿松石? 1.小蜀分玉片。 想一想:剩下的1捆和2根该怎么分呢?接着在上面的图中分一分,画一画。 2.小金分绿松石。 (1)你看懂小金得分法了吗?想一想,填一填。 (2)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 如果要把4448颗绿松石平均分给4位工匠,每位工匠分到多少颗?你还会算吗?44448颗呢?444448颗呢?…… 小朋友们,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