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2599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2105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
  • cover
广东省茂名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历史的接力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战的分裂对峙,那一代人为了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给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这个答案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没有褪色过时,反而焕发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都根植于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彰显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坚持正义、扶弱扬善的精神风骨,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都展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好的传承、弘扬、升华。 在历史的关键当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探索没有穷期,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不会止步。无论世界怎么发展,都改变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我们要以同球共济精神珍爱和呵护地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乐土。 未来值得期许,挑战必须应对。面对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历史抉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 (摘编自《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愈韧、历久弥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如是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来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其充分体现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与各国希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愿望一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许利平分析称,这一特点也使得五项原则可以跨越时空,持续为引领国际关系发展演变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崔洪建指出,对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对世界而言,70年历史充分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前,国际格局正在深刻变革,世界和平与发展遭遇多重挑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认为,从国际局势看,当前出现的地区冲突乃至战争背后,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没有得到有效遵守,进而导致地区国家失去和平与发展的机会。相比之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遵守得越好,支持力度越大,和平与发展越有保障。 在外界看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久弥新,还在于中国持之以恒探索解答“国与国如何相处”的重大课题。正如习近平在大会上所言,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 (摘编自中国新闻社《走过7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何历久弥新?》) 材料三: 尼泊尔前外交部长潘迪表示,不仅是尼泊尔,中国在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时始终倡导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的当今世界,70年前正式发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潘迪认为,从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方面进行了十分有意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