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87056
广西钦州市共美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2878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广西
,
考试
,
答案
,
图片
,
试题
,
语文
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蔗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抖一: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文明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伟大的工匠,传说他发明创造了房屋、衣 裳、车船、阵法、音乐等;另一位始祖炎帝也据说发明了医药,制耒耜,种五谷,作陶器等。中华文明的 发展与繁荣也集中体现在能工巧匠创作的各种各样精致细腻的物品之中,比如青铜器、丝绸、刺绣、陶瓷 等等。可以说,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工匠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特 质。 “尚巧”的创造精神。追求技艺之巧,对于传统工匠具有极其特别的意义。首先,巧是工匠一词的基 本内涵。《说文解字》曰:“‘工’,巧饰也。”段玉裁注曰:“引伸之凡善其事曰工。”《汉书·食货 志》曰:“作巧成器曰工。”《公羊传》何休注云:“巧心劳手以成器物曰工。”在某种程度上,“巧” 是工匠的代名词,能称之为工匠的人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其次,“巧”构成了工匠区别于其它职业群 体的鲜明特征。从事器械制造活动最需要的能力便是“巧”,所以为工必尚巧,它是工匠最基本的职业要 求。第三,它是工匠努力追求的重要美德,当人们赞美一个工匠时,经常会用“巧夺天工”“能工巧匠” “鬼斧神工”“巧同造化”之类的词语来表达对工匠的赞美之情。第四,它也是形成优良器物的必要条 件。《考工记》曰:“天有时,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巧”并不只是一种简单模仿的手工操作技巧,它在本质上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质。鲁班就是以其 发明创造了曲尺、墨斗、刨子等器物而被后人尊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奚仲因为造车而闻名于世,此外 还有“虞驹作舟”“仪狄作酒”“夏鳍作城”等。这些工匠的创造发明,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 件,获得了民众的崇敬,被奉为祖师爷予以纪念。 “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技艺的精湛与产品的精致细密是传统工匠精神的第二大特点。由于它对为 学、修身、做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得它也因此获得道德意义,从而成为工匠所追求的一种重要美德。 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人制造的器物上,它们以其精致细赋的工艺造型闻名于世。马王堆出土的汉代 素纱禅衣丝缕极细,用料2.6平方米,而重仅49克,“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 禅衣。中国的丝绸、陶瓷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远销欧亚,号称“丝绸之国”“陶器之都”。至宋代, 冶炼、建筑、织造、陶瓷、茶、酒等工艺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民间的许多传统手工艺制 作,比如剪纸、年画、雕刻、皮影、泥塑等也以精巧而著称。这些产品的背后都凝聚着中国工匠精益求精 的工作精神。 “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对技艺和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并不是那些高明工匠们的真正目的。娴熟的 技巧对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通往“道”的一种途径。他们希望通过手中的技艺领悟到“道”的真谛,从 而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在庄子笔下并不在少数,例如,“轮扁斫轮”“佝偻承蜩”“运斤成风”“大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0)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测评期中卷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11-11)
北京市丰台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1)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0)
北京市丰台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