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88407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4048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财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 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阅读课前提示: (1)指出世界遗产的分类。良渚古城遗址属于哪一类世界遗产? (2)指出中国对保护文化遗产作出的贡献。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如文化、技艺等)。 瑞安的木活字 昆曲剧照 皮影戏 良渚古城遗址 秦始皇兵马俑 什么是文化遗产?该如何分类?标准是什么?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单元导语】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频发的战争、对资源的过度消耗 1.为何保护: ①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②文化遗产一直受到严重威胁 古代 世界 欧洲 中国 近代 西方 欧洲 世界 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在古代世界,收藏文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 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 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为专门之学。 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各国保护文遗的举措与经验 阅读教材P87,指出历史上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和经验? 文物收藏 19世纪开始立法保护 2.如何保护: 近代中国 清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1906年,《保护古物推广办法》 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各国保护文遗的举措与经验 阅读教材P87,指出历史上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和经验? 2.如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2019年已有8批,5058处 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思考:结合所学归纳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变化趋势? 私人———国家———国际 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莫高窟 ———各国保护文遗的举措与经验 2.如何保护: 提图斯凯旋门,在修复时多使用新材料石灰华,以与原始建筑材料大理石相区别,使人可以区分此为遗产原有还是后人修补所致。这种做法反映出文物古迹的保护要做到( ) A.真实性 B.完整性 C.协调性 D.长效性 A 3.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 思考2:根据材料归纳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工作的意义? 价值:①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②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见证;③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④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意义: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 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4.文化遗产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