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224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共56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870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自然,PPT,56张,差异性,地理环境,三节
  • cover
课件56张PPT。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 处不在 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差异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域分异的概念: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域分异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2.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热带雨林景观苔原景观热带雨林景观苔原景观苔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冰沼土砖红壤热带雨林苔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原因水量丰富水量少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带  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带  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名称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 ?自然带与纬线平行(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差异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分布地区:   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成因: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以热量为基础的)特点: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低纬和北半球高纬)(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海陆位置不同水分差异自然带东西更替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自然带与经线平行?中纬度地区最明显? 沿纬线(东西)方向更替森林草原荒漠主要分布地区:中纬度地区海陆位置不同水分差异自然带东西更替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特点:成因: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有规律的更替(中纬度地区)受海洋水汽的影响程度不同形成的(以水分为基础的)高度增加水热状况差异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三) 垂直分异规律5500m 4000m 3000m 2500m 500m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冰雪带 高山草甸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5500m 4000m 3000m 2500m 500m“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你能解释以下地理现象的原因吗?“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度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不同。成因:水平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垂直 地带性 自然带延伸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导因素 分布地区 与纬线平行 (东西延伸) 与经线平行 (南北延伸) 与等高线平行(水平延伸) 沿纬度变化 (南北更替) 由沿海到内陆(东西更替) 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 热量 水分 地势 低纬、高纬 (非洲) 中纬(亚欧大陆中部) 高大山地 自然带分布规律(四)非地带性差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  由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素影响(四)非地带性差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  由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素影响例1: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 西侧是温带森林(四)非地带性差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森 林荒 漠 东西两侧反映出非地带性特点 南美洲南端,由于地形阻隔, 斯 山 脉 安 第  由地貌、海陆分布、岩石性质、洋流等因素影响例1: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 西侧是温带森林例2: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四)非地带性差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理 想 大 陆 自 然 带 分 布 图ABCDEFFGHIJ理 想 大 陆 自 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