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393158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练习 (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4795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学年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二
,
统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带着党的嘱托来的”这句话点明了焦裕禄工作的思想指引与使命担当 B.“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展现了焦裕禄面对兰考困境时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课文中对兰考“三害”———风沙、水涝、盐碱的细致描写,仅为了交代焦裕禄工作的恶劣环境,与人物形象塑造关联不大 D.“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是对焦裕禄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概括 2.下列关于课文写作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以时间为唯一线索,按照焦裕禄到兰考后的工作历程依次展开,脉络单一清晰 B.文章大量运用抒情和议论,较少使用具体事例,通过情感抒发凸显焦裕禄的精神品质 C.课文选取焦裕禄查风口、探流沙、治盐碱等典型事例,以点带面展现人物形象,真实可感 D.文章语言华丽典雅,多用修辞手法,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符合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 3.下列对课文中焦裕禄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亲自带队到灾区查看”可以看出焦裕禄注重实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B.面对群众的困难“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体现了焦裕禄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情怀 C.焦裕禄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仅体现了他个人顽强的意志品质,与党的宗旨关联不大 D.提出“贴膏药扎针”的治沙策略,展现了焦裕禄善于思考、科学施策的领导能力 4.下列语句中,与课文所传递的“焦裕禄精神”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焦裕禄到兰考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兰考“三害”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治理奠定基础 B.课文通过“召开县委会议”“走访群众”等情节,展现了焦裕禄依靠集体、发动群众的工作方法 C.焦裕禄治理“三害”的工作仅停留在规划阶段,因病情恶化未能付诸实践 D.课文结尾写焦裕禄逝世后兰考人民对他的缅怀,从侧面烘托了他的精神价值 6.下列关于课文文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以现场描写为主,注重捕捉瞬间画面展现人物精神 B.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以客观叙述为主,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生平与品质 C.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情感抒发为核心,通过想象与联想塑造人物形象 D.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以“焦裕禄精神”为论点,通过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2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兰考。当时的兰考,是河南省最艰苦、最贫困的县份之一。黄河故道横贯县境,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在这里留下了大片沙丘,加上气候干旱少雨,风沙、水涝、盐碱“三害”肆虐,当地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据史料记载,1962年兰考全县粮食产量仅为历史最高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少群众因缺粮不得不外出逃荒。就在这样的背景下,36岁的焦裕禄肩负着改变兰考面貌的重任,踏上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刚到兰考时,焦裕禄身体就不太好,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他一放下行李,就立即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要亲自去看看兰考的‘三害’到底有多严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焦裕禄带着县委工作人员,走遍了兰考的120多个村庄、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无论是漫天风沙的沙丘,还是泥泞不堪的涝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拄着棍子,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在调查中,焦裕禄发现,兰考的“三害”虽然严重,但并非无法治理。他总结了当地群众多年来与“三害”斗争的经验,提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一统编版语文 8.3《琵琶行并序》 课件+导学案+限时练(2025-11-19)
2025高考高三语文病句主观题专题 复习讲义(2025-11-20)
高一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导学案(含答案)(2025-11-20)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如何论证 教学设计(2025-11-20)
2025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汇总(2025-11-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