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6330

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478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二,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核心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经济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上层建筑对其毫无影响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C.上层建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基础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独立,二者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 2.下列语句中,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一项是() 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下列对课文论证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以书信体形式展开论述,语言亲切自然,兼具说服力与感染力 B.课文围绕“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这一核心,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C.课文通过列举大量历史事实,如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增强了论证的可信度 D.课文完全否定了上层建筑的作用,片面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意义 4.下列对“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中“经济基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仅指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不包含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B.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等同于社会的物质财富,即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物质资源 D.主要指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是人为制定的社会规范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符合课文思想的一项是() A.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革,使法律、政治等上层建筑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B.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始终滞后于经济基础 C.只有经济基础得到巩固,上层建筑就会发挥出积极的反作用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往往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力量 6.下列对课文语言风格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华丽典雅,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营造文学氛围 B.通俗直白,以生活化的事例解释深奥的哲学道理 C.严谨周密,用准确的概念和逻辑推理传递核心观点 D.激昂澎湃,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的思想共鸣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核心观点,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但在这一理论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片面解读,部分人将其简单化、绝对化,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忽视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 1894年1月25日,德国青年大学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希望恩格斯能就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释,厘清自己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模糊认识。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帮助青年一代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恩格斯写下了《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这封回信。 在信中,恩格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又结合具体历史事实,深入分析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封回信不仅解答了博尔吉乌斯的疑惑,更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文献。 课文节选了这封回信的核心内容,集中论述了经济基础的内涵、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以及上层建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会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认识历史现象,理解国家政策制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我们解读当下社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中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