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396540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1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186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6.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登泰山记 姚 鼐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 《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 《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 泰山日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 陆机《泰山吟》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 李白《游泰山》其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唐 杜甫《望岳》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 贾鲁《登泰山》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元 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汶(wèn)水 南麓(lù) 砌(qì)石 磴(dèng) 徂(cú)徕(lái) 晦(huì)日 绛(jiàng)色 若偻(lǚ) 樗(chū)蒱(pú) 石罅(xià) 膝(xī)盖 主要内容 写法特点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概括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各段的写法特点。 主要内容 写法特点 第一段 概述泰山地理环境 说明;略写 第二段 叙述登山过程 叙述;详写 第三段 描写山顶日出 描写:详写 第四段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叙述;略写 第五段 总述泰山景观特点 说明:略写 第六段 例行署名 略 《登泰山记》全文不到500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 泰山之阳( ),汶水西( )流;其阴( ),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历( )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至于( )泰安。是( )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 )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 )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 )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 )山巅,崖限( )当( )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别样的“开篇” 别样的“开篇” 勾勒泰山的地理位置。 详细记载从京师到泰安的路线 描述泰山的地貌和攀登路线 215字 别样的时间、路线、友人 知识卡片: 桐城派和方苞:中国清代散文流派。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冗辞。 姚鼐(1731-1815)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他提出文章要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 姚鼐《海愚诗钞序》:“鼐年二十二,接子颍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 刘大櫆《朱子颍诗序》:“乙未之春,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子颍略相近云。” 别样的“开篇” 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