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0081

海南省儋州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9303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海南省,答案,试题,化学,月月,学期
  • cover
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教学检测(一) 化学 1.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海南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馆藏资源。下列相关文物的主要材质为有机物的是 A.有孔石刀 B.模压莲花纹砖 C.琼黎风俗图 D.汉代北流型铜鼓 A. A B. B C. C D. D 2. 在半导体芯片制造中,高纯度亚磷酸可作为“掺杂剂”,通过热扩散工艺将磷原子掺入硅片,调节硅片的导电性能,制备N型半导体。已知:亚磷酸(H3PO3)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3PO3+2NaOH=Na2HPO3+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PO3属于三元酸 B. Na2HPO3属于酸式盐 C. NaOH属于强碱,俗名为纯碱 D. H3PO3、NaOH、Na2HPO3均属于电解质 3. 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4. 下列实验或事实的颜色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黑色氧化铜投入到稀硫酸中,溶液很快变蓝 B. 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附着物 C. 广场固定帐篷的铁质膨胀螺丝,日久表面产生红色物质 D. 向红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一段时间后颜色褪去 5. 已知:Mg(OH)2和MgCO3均为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镁溶液或稀硫酸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 KOH B. Ba(OH)2 C. Na2CO3 D. Ba(NO3)2 6. 下列现象不属于丁达尔效应的是 A. 夜色中观察到的闪烁的LED灯光 B. 夜晚汽车灯光照在薄雾里形成的光柱 C. 电影放映室放映机到银幕间的光柱 D. 太阳光透过云的间隙形成的光柱 7.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甲、丙、丁均为氧化物 C. 丁为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稀硫酸反应: B. 稀盐酸与反应: C 锌与溶液反应: D. 溶液与少量的溶液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9.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NaOH溶液有沉淀出现的是 A. 、、、 B. 、、、 C. 、、、 D. 、、、 10. 固体粉末由CaCl2、Na2CO3、KNO3、BaCO3、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该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该固体粉末中不含有CuSO4 B. 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KNO3 C. 该固体粉末可能是CaCl2、BaCO3、Na2CO3 D. 该固体粉末不可能是BaCO3、Na2CO3、KNO3 11.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对应区域3的是 A. B. C. D. 12. 某课题组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A. B. C. D. 13.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绿色消毒剂,溶于水后发生反应:4K2FeO4+10H2O=4 Fe(OH)3+3O2↑+8KOH。根据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2FeO4中铁元素显+3价 B.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 C. 生成的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D. 产生的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杀菌消毒 14. 已知一些常见的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物质为酸性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需高温条件才能发生 B. 反应④或⑤可能为氧化还原反应 C. 难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D. 反应③中一定有物质参与反应才能完成转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5. 固体投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