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01592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488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学年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二
,
统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核心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多元的,实践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检验途径 C.理论的逻辑自洽性是检验真理的首要标准,实践仅起补充作用 D.真理无需检验,凭借权威论断即可确定其正确性 2.下列语句中,与课文“实践第一”的观点相契合的一项是() A.道理论证胜于事实依据 B.事实胜于雄辩 C.权威言论引领真理方向 D.逻辑严密即真理 3.下列对课文论证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开篇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奠定全文论述基础 B.主体部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层层递进论证观点 C.课文仅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观点作为论证依据 D.结尾呼应开篇,强调实践检验真理的现实意义 4.下列对课文中“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确定性指实践能检验所有真理,不确定性指实践检验无需反复进行 B.确定性指只有实践能检验真理,不确定性指实践检验具有历史局限性 C.确定性指理论可替代实践检验,不确定性指实践检验结果不可靠 D.确定性指实践检验一次即可完成,不确定性指实践无法检验复杂真理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符合课文思想的一项是() 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准确判断一种理论是否为真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过程必然正确 C.为了提高效率,可先确定真理再通过实践补充验证 D.真理的检验,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权威专家的认可 6.下列对课文语言特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以象征手法传递深层思想 B.严谨周密,以逻辑力量增强论证说服力 C.幽默诙谐,以轻松语气化解理论枯燥 D.华丽铺陈,以辞藻堆砌强化情感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署名“特约评论员”,这篇文章的发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长期的极左路线导致思想领域出现严重僵化,“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打破思想禁锢、确立正确的真理检验标准,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迫切需求。 文章的诞生历经了严谨的理论准备与思想酝酿。当时,一批思想理论工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两个凡是”的实质是将领袖的言论绝对化、教条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为了澄清思想混乱,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相关论述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这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一经发表,便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也受到了一些坚持“两个凡是”观点的人的反对,由此展开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讨论的核心意义在于,重新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思想桎梏,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肯定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重大意义,明确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可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仅是一篇理论文章,更是推动中国社会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思想旗帜。 在当代中国,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依然熠熠生辉。无论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决策制定,还是科技创新领域的理论突破,抑或是社会治理中的实践探索,都始终遵循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高考高三语文病句主观题专题 复习讲义(2025-11-20)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如何论证 教学设计(2025-11-20)
高一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 导学案(含答案)(2025-11-20)
2025高考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汇总(2025-11-20)
高一统编版语文 8.3《琵琶行并序》 课件+导学案+限时练(2025-11-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