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突破练14 打通文本关联,破解文言简答 一、(2025·广东湛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 材料一 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①之放旷。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自顷辀张,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凋残。负杖行吟,则百忧俱至,块然独坐,则哀愤两集。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譬由积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 夫才生于世,世实须才。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怅恨耳,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 (节选自刘琨《答卢谌书》) 材料二 刘琨,字越石,汉中山靖王胜之后也。永嘉元年,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时并土饥荒,余户不满二万,寇贼纵横,道路断塞。琨募得千余人,转斗至晋阳。府寺焚毁,僵尸蔽地,其有存者,饥羸无复人色。琨翦除荆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狱。寇盗互来掩袭,恒以城门为战场,百姓负楯以耕,属鞬而耨。琨抚循劳徕,甚得物情。 初,单于猗②以救司马腾之功,琨表其弟猗卢为代郡公。属上党太守袭醇降于刘聪③,琨亲率精兵出御之。聪遣子粲乘虚袭晋阳,太原太守高乔以郡降聪,琨父母并遇害。琨引猗卢并力攻粲,大败之,死者十五六。琨乘胜追之,更不能克。猗卢以为聪未可灭,遗琨牛羊车马而去,留其将戍晋阳。琨志在复仇,而屈于力弱,泣血尸立,抚慰伤痍,移居阳邑城。 史臣曰:刘琨弱龄,本无异操,及金行④中毁,乾维⑤失统,六戎横噬,交肆长蛇之毒,于是素丝改色,跅弛易情,遇时屯而感激,因世乱以驱驰,陈力危邦,犯疾风而表劲,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能自致三铉⑥,成名一时。古人有言曰:“世乱识忠良。”盖斯之谓矣。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二》,有改动) 材料三 若夫刘琨者,怀忠愤以志匡中国,而亦何为尔邪 琨进索虏,将以讨刘渊也。拒一夷而进一夷事卒不成徒延拓跋猗卢于陉北不亦颠乎!夫琨不能驱市人以敌大寇也,诚难;然君子之自靖以忠于所事,亦为其所可为而已矣。智索力穷,则归命朝廷,如辛弃疾斯亦可矣,未有急一时而忘无穷之祸者也。盖琨亦功名之士耳,志在功名而不闻君子之道,则功不遂、名不贞,而为后世僇,自贻之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二) 注①阮生:阮籍,字嗣宗。②猗: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③刘聪:刘渊的第四子,匈奴人。④金行:指晋朝统治。⑤乾维:指国家纲纪。⑥三铉:指三公之位。 1.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拒一夷A而B进一夷C事D卒不成E徒延F拓跋猗卢G于陉北H不亦颠乎!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与,相处、交往,和《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相与”意思和用法都不同。 B.之,助词,和后文“然君子之自靖以忠于所事”中的“之”用法相同。 C.物,人,和《谏太宗十思疏》“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中的“物”意思相同。 D.贻,遗留、留下,和《师说》“作《师说》以贻之”中的“贻”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答卢谌书》中,刘琨提到自己年少时仰慕老庄的齐物思想和欣赏阮籍的放旷,后经历变故,改变了看法。 B.刘琨任并州刺史时,面对并州饥荒、盗贼横行、道路堵塞等困境,他招募士兵,辗转斗争到达晋阳并开展治理。 C.刘粲偷袭晋阳,刘琨和猗卢一起打败了刘粲,只损失了自己十五六个部下,乘胜追击却未能取胜,猗卢留下物资后离去。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刘琨这一人物:材料一为书信自陈,材料二侧重叙述其乱世所为,材料三则是王夫之对其行为的评价。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能不怅恨耳,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4分) (2)因世乱以驱驰,陈力危邦,犯疾风而表劲,励其贞操。(4分) 5.(对点练)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