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突破练26 提升审美判断,品鉴表达效果 一、(2025·江苏泰州一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8分) 眼下,多地出现漫山红叶的美景,令人 A 。为何天变冷树叶会变得有红有黄、色彩斑斓 原来,树叶变色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光照和气温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深秋到初冬时节,白昼缩短,日照减少,气温下降,植物无法形成新的叶绿素。( 甲 ),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其他色素作用开始显露,树叶逐渐变黄、变红。一般来讲,当日最低气温小于或等于2摄氏度的天数达到3天及以上,我国大部分红叶树种的叶子就会开始变红。此外,昼夜温差大于10摄氏度也有利于红叶“上妆”。 树叶变色也与树种 B ,不同树种树叶的变色时间和颜色都有所不同。深秋、初冬时节,银杏、胡杨、悬铃木等的叶片会变为金黄色或橙色,而五角枫、鸡爪槭、漆树等树种的叶片会变为红色,这是树种自身的生理特性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象条件悬殊明显,树叶变色现象有所不同。②秋冬季北方降温较快,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减弱,有利于叶绿素的分解和花青素的合成,导致树叶变黄、变红;③南方降温较慢、昼夜温差较小,树叶变红的现象相对较少。④不过,气象要素变化只要满足树叶变色条件,南方地区也会出现红叶景观,只是红叶的最佳观赏期比北方略晚。 全球变暖会不会对树叶变色产生影响呢 目前尚不存在树叶变色现象明显向更北地区移动的情况。这是因为( 乙 ),树木生长地的局地小气候因素对树叶变色的影响更大。例如,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深秋、初冬时节城区街道的气温高于远郊,昼夜温差相对较小,温差无法达到10摄氏度以上时,这些区域红叶树种的叶子很难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A. _____ B. _____ 2.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甲:_____ 乙:_____ 4.(对点练)文中加点的“一般来讲”“相对”这两个词在表意上有怎样的效果 请分别解释。(4分) 5.(对点练)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上妆”这一引号的用法和效果。(4分) 二、(2025·四川成都三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9分)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砖,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 6.(对点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那画像砖、陶俑、图景和情节,没有细节、修饰、个性表达和主观抒情”,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分) 7.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的“手舞足蹈”的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叶公好龙 B.三顾茅庐 C.空中楼阁 D.天翻地覆 三、(2025·安徽黄山二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1分) ①抗战歌曲是中国革命的“活化石”,②彰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③全面抗战期间,抗战歌咏运动作为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爱国活动,④大量诗人、音乐家热情饱满地投身于抗战歌曲的创作,⑤抗战前后出版的抗战歌曲集超过130余部。登载于期刊上的抗战歌曲数不胜数,以强劲的声音表达出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抗战诗歌是奋战的鼓点,高奏前赴后继、寸土必争的慷慨乐章;它仿佛冲锋时的号角,吹响了铿锵宣言,宣告着同仇敌忾、信念如钢的誓言。抗战时期,各路各派现代诗人自觉与大众患难与共,与民族命运相生相依。 冼星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