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05632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7990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市,期中,答案,试卷,化学,考试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化学试卷 2025.11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Mg-24 Ca-40 Fe-56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8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放热且熵增加的反应,易自发进行 B.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气态>液态>固态 C.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可逆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凡是能量达到活化能的分子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2.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反应 装置 或图像 实验现 象或图 像信息 温度计的 水银柱不 断上升 反应物总能 量大于反应 产物总能量 反应开始后, 甲处液面低 于乙处液面 反应开始后,针筒 活塞向右移动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④ 4.燃烧热是指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1。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相应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C(s)+O2(g)===CO(g)  ΔH=-110.5 kJ·mol-1 B.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D.CH3OH(g)+O2(g)===CO2(g)+2H2(g) ΔH=-193.0 kJ·mol-1 5.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管溶液的pH增大,b管溶液的pH减小 D.a、b两管中发生相同的电极反应:Fe-2e-===Fe2+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平衡状态时,那么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D.化学反应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发生改变 7.H2与ICl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反应①:H2(g)+2ICl(g) = HCl(g)+HI(g)+ICl(g) 反应②:HCl(g)+HI(g)+ICl(g) = I2(g)+2HCl(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均是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B.总反应的活化能为(E1-E3) kJ·mol-1 C.H2(g)+2ICl(g) =I2(g)+2HCl(g) ΔH=-218 kJ·mol-1 D.反应①的ΔH=E1-E2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唾液可以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 B.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产生气泡 C.CO中毒的病人进入高压氧舱中接受治疗 D.氯水中加入粉末以提高氯水中的浓度 9.天然气报警器可及时检测到空气中甲烷浓度的变化,当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传感器随之产生电信号并联动报警,图1是成品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可以在固体电解质中移动。当报警器触发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中的多孔电极a上发生还原反应 B.在电解质中向电极移动,电流方向由电极经导线流向电极 C.当电路中有电子转移时,则电极a有甲烷参与反应 D.多孔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10.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 10℃ 20mL3mol/L的X溶液 B. 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