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410156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语文情境课堂课件】边塞诗“韵”《雁门太守行》《使至塞上》大单元教学课件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6847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单元
,
使至塞上
,
雁门太守行
,
边塞
,
2025
,
课件
(
课件网
) 人教新版 八上 语文 同步课件 边塞诗“韵” 八年级上 《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大单元教学课件) 理解边塞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学习并能够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自主解读边塞诗中的画面与情感。 重点 难点 核心情境 学校举办了一场以边塞诗为主题的“诗词大会”,邀请全体学生参加。小明作为学校文学社的成员,敏锐捕捉到边塞诗的情感特点,主动承担起“边塞诗韵”环节的设计工作,并邀请你一起参与。 (建议课时安排:1课时) 经过讨论,你们决定通过比较阅读王维《使至塞上》与李贺《雁门太守行》这两首作品,完成设计工作,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欣赏边塞诗的多元情感特质。 目 录 任务二:诗境探秘———欣赏边塞诗 任务一:诗海拾珠———认识边塞诗 任务三:诗韵激辩———探讨多元情感 什么是“边塞诗”? 概念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主要描绘边疆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以及边防将士的生活和战争场景。 发展历程 边塞诗源起于魏晋南北朝,隋代开始兴盛,至唐代达到创作高峰,形成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性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与思想深度。 讨论:根据边塞诗的定义,说一说《使至塞上》和《雁门太守行》为什么属于边塞诗?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标题点明来到边疆地区 首联点明来到边疆地区 颈联描绘边疆地区自然景观 颔联的“汉塞”“胡天”点明地点在边疆 尾联记叙边塞战争 标题点明边疆地区 首联写边塞战争 颔联中“角”是战斗号角 颈联描绘战争场面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五言律诗 活动一:赏析王维《使至塞上》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jì yān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沿途景色。 创作背景 2.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族。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胡: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长河:指黄河。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燕然山,这里代指边防前线。 诗歌大意: 我轻车简从去慰问边疆的将士,途中经过居延。 像蓬草飘飞一样出了汉朝的边关,像归去的大雁飞入北方的天空。 沙漠浩瀚无边,一股烽烟笔直升起,黄河岸边,徐徐下沉的太阳又圆又大。 在萧关偶遇骑马的侦察兵,得知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期末专题:诗歌鉴赏-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末专题:现代文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中现代文阅读回顾练习卷-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末专题:现代文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期末专题:默写-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2025-11-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