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1次学段考试 高二级化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r-5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恒容条件下,能使正反应速率增大且活化分子的数目也增大的措施是 A. 温度不变,增大的浓度 B. 加入固体碳 C. 温度不变,通入使气体的压强增大 D. 降低反应的温度 2. 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 +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3 mol/(L·s) B. v(B)=1.8 mol/(L·s) C. v(D)=0.7 mol/(L·s) D. v(C)=1.5 mol/(L·min) 3. 硝酸盐污染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甲酸()在纳米级磁性(钯)表面分解为活性和,再经下列历程实现的催化还原,进而减少污染。已知Fe(Ⅱ)、Fe(Ⅲ)表示中二价铁和三价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生产中Fe(Ⅱ)起到催化作用 B. 分解时,只有极性共价键发生了断裂 C. 整个历程中,可将完全还原成 D. 反应历程中生成的可调节体系pH,有增强氧化性的作用 4. 对于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 B. 该反应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C. 断裂键的同时,断裂键,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增大容器的体积,v(正)增加、v(逆)减小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B. 加入催化剂,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C. 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 恒温恒容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平衡后,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再达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6. 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该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是(纵坐标表示导电性,横坐标表示二氧化碳气体) A. B. C. D. 7. 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浓度的关系曲线,下列反应中符合图像的是 A. B. C. D. 8. 亚纳米团簇和单原子位点共存催化剂与单原子炭基纳米结构催化剂,均可催化某脂肪类胺类化合物合成其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已知*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更有利于氧气分子和胺化合物吸附 B. 胺*转化为亚胺*的过程放出热量 C. 有效降低了形成亚胺反应决速步骤的反应能垒 D. 单位时间内,相同浓度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生成亚胺更多 9.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B. C. D. 10. 在25 ℃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b,用蒸馏水稀释1 mol·L-1氨水至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c(OH—) B. C. D. Kb 11. 500℃、时,将和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和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 从曲线变化推测,反应进行到10 min至20 min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 从曲线变化推测,反应进行至25 min时,分离出的氨气 D. 5 min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12. 25℃时,0.1 mol/L醋酸溶液中电离平衡常数Ka=1.75×1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该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 B. 向该溶液中加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C. 该温度下0.01 mol/L醋酸溶液Ka<1.75×10 5 D. 升高温度,c(H+)增大,Ka变大 13. 已知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 反应Ⅱ 在恒温恒压反应器中通入、的平衡转化率及的平衡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已知:产率;的选择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的平衡选择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