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18270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外小古文专项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90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古文,答案,阅读,专项,课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小古文专项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师旷①论学 晋平公②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④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⑤?”平公曰:“善哉!” (本文作者:[西汉]刘向) 【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②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③炳烛:点燃火把。④安:怎么,哪里。⑤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1.“恐已暮矣”中“暮”的意思是   。从师旷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故意将“暮”理解成   。 2.下列“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日中之光 B.日出之阳 C.炳烛之明 D.臣闻之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老年人想再学习的看法。 B.“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读这句话时,可以这样停顿:“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C.“盲臣安敢戏其君乎?”的意思是: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 D.“善哉”一词说明师旷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4.你从这篇文言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理解 父母之恩 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①之,怀抱之。有疾,则为延医②诊治。及年稍长③,又使入学。其劳苦如此,为子女者,岂可④忘其恩乎? 【注释】①哺:喂食。②延医:请医生。③及年稍长:等年龄大一点。④岂可:怎么能。 5.借助注释读小古文,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B.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C.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D.父母/乳哺/之,怀抱/之。 6.这篇小古文讲述了父母为孩子做的哪些事情?(  )(多选) A.乳哺、怀抱 B.延医诊治 C.使入学 D.不忘其恩 7.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8.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许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为孩子倾注了自己的心血。请你用连续的两句诗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课外阅读。 忧国与爱国(节选) 梁启超 有忧国者,有爱国者。爱国者语忧国者曰:“汝曷为①好言国民之所短?”曰:“吾唯 忧之之故!”忧国者语爱国者曰:“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长?”曰:“吾唯爱之之故!”忧国之言,使人作愤激之气;爱国之言,使人厉进取之心,此其所长也。忧国之言,使人堕颓②放之志;爱国之言,使人生保守思想,此其所短也。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③;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④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既欲哭之,又欲歌之。吾哭矣,谁与踊者? 吾歌矣,谁与和者? 【注释】①曷为:为何,为什么。②堕颓(tuí):堕落颓废。③莫中国若:莫过于中国。④愈益:更加。 9.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汝曷为好言国民之所短 短:    ②吾唯忧之之故 唯:    ③吾唯爱之之故 故: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 11.阅读选文,谈谈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问说(节选) 君子①之学必好问。问与学, 相辅②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③,非问无以广④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⑤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⑥决⑦焉? 【注释】①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的人的称呼。②辅:辅助。③致疑:发现疑问。④广:使……广,增广,增加。⑤达:通晓。⑥奚:何,怎么。⑦决:判断,解决。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好学而不勤问:    舍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