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42299

山东省龙口市2015年集体备课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5课《看戏》课件(14张ppt)+教学设计共2份(2份打包)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8742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份,山东省,教学设计,ppt,14张,课件
    看戏 课型:新授 叶君健 教材分析 叶君健的《看戏》通过描写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演出《穆桂英挂帅》的盛况,赞美了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文中对于声音的描写非常精彩,人海的比喻非常新颖,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同样值得学习。 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的对演员以及观众的赞美之情。 学习本文在描写事物时善于发挥想象、巧用比喻、用词丰富的特点。 学习详略得当、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培养热爱京剧和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写事物时善于发挥想象、巧用比喻的特点。 学习详略得当、正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播放京剧视频,感受京剧之美。 京剧知多少?学生介绍,之后由老师补充。 京剧,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合流演变合成。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传统有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四大流派。 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君健去看一出戏,一出精彩的京戏。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读读写写 收敛liǎn屹立yì奸谗chán矫健jiǎo铿锵kēngqiāng婀娜ēnuó忠心耿耿gěng一笑一颦pín海市蜃楼shèn膨胀péngzhàng 概括文章主要事件,把握主题。 明确:本文通过描写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盛况,赞美了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京剧世家,八岁学戏,十一岁登台。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另有同名电影《梅兰芳》。 《穆桂英挂帅》剧情介绍(剧情在文章属略写部分,可以不做介绍,如果学生有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了解。) 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外来侵略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杨家将孙媳穆桂英随佘太君辞宫还乡,安居20载,又遇了东安王造反,佘太君关心国家安危,命重孙杨文广、杨金花兄妹赴汴京探听消息。适逢宋王在校场上选拔将才,奸臣王强之子王伦,武艺平庸,却气焰万分,王强向宋王力保王伦为元帅,杨文广兄妹不服,冲进校场,与王伦比武,刀劈王伦。宋王原先以为杨家已绝后,正苦于无人领兵平乱,今见杨家还有这武艺高强的杨文广,并得知女英雄穆桂英尚健在,便将帅印交给杨文广,封穆桂英为征东大元帅。杨文广兄妹携印回家,穆桂英见帅印感慨万分,想杨家世世代代为国尽忠,穿破了无数铁甲,磨坏了多少鞍镫,在沙场上冲锋陷阵,保宋数十载,牺牲了多少英雄好汉,更恨宋王昏庸,奸臣当道,故迟迟不肯接印。佘太君见穆桂英犹豫,说了卫国安民的道理,并要亲自带兵去平番,穆桂英见白发如银的佘太君还有当年勇,难道自己就没有了当年的威风?便决意重整旗鼓,发兵剿灭反寇。辕门外三声炮响,穆桂英披上了铁甲,威风凛凛,在天波府调兵遣将,斥训了杨文广骄傲轻敌,整顿军风。佘太君亲到校场饯别。瞬时金鼓震天,旌旗蔽日,杨家老小英雄个个精神抖擞,气概昂扬,穆桂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边塞进发。 阅读探究 文章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