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微生物 1.(2025西山区模拟)小明尝试在家制作酸奶,先取一袋鲜牛奶煮沸冷却,然后加入少量的酸奶,再密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发酵。其中加酸奶这一步骤相当于( )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恒温培养 D.接种 2. 新考法 模型制作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细菌模型,其中明显缺失的是( )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核 D.DNA(拟核) 3.(2025昆明一模)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两个真菌新物种———墨脱刺银耳和洁白刺银耳。下列关于这两种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和液泡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依靠分裂进行生殖 4.(2025西山区模拟)《本草纲目》记载,鸡枞有“益胃、清神、治痔”的作用,是云南人最爱吃的野生菌之一。下列关于鸡枞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食用子实体 B.属于单细胞真菌 C.依靠菌丝吸收有机物 D.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5.(2025盘龙区模拟)甲型流感病毒可导致流行性感冒,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②是遗传物质 C.不能独立生活 D.依靠分裂进行繁殖 6.(2024德宏一模)制作泡菜过程中,应将亚硝酸盐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为此,某学校开展了相关跨学科实践活动,如图甲是制作泡菜的装置,图乙是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泡菜腌制时间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 B.图甲中制作泡菜的坛口要密封 C.分析可知,该项研究中缺乏对照组 D.从图乙可看出,泡菜腌制到第4天时亚硝酸盐含量最高 7.(2025五华区模拟)菜叶豆腐乳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豆腐,放进发酵箱发酵,再辅以辣椒面等调料,并用白菜叶包裹做成的豆腐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豆腐表面长出的“白毛”属于细菌 B.豆腐表面长出的“白毛”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C.一段时间后,菜叶变酸,这与乳酸菌发酵有关 D.发酵过程坛口要密封,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的生存 8.(2024宜宾)某同学将番茄切一半放置于培养皿中,几天后发现番茄表面长出了白色的“细丝”。他想知道这些“细丝”是哪类生物,于是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细丝”装片,发现有成形的细胞核,推测“细丝”为真核生物 B.肉眼观察到长了“细丝”的番茄腐烂,推测“细丝”可能从番茄中获得有机物 C.用放大镜观察“细丝”,发现其顶端有类似孢子的结构,推测其可能为真菌 D.挑取少量“细丝”培养,菌落为白色绒毛状,有灰色孢子,推测其为青霉 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食源性致病杆菌,一般寄居在人和动物体内,喜欢污染肉、蛋、奶、水果、蔬菜、零食等常见食品。沙门氏菌可引起人类伤寒、副伤寒和食物中毒等许多疾病。回答9~10题。 9.据图分析,沙门氏菌( ) A.具有成型的细胞核 B.可用放大镜观察 C.有用于运动的鞭毛 D.没有细胞壁结构 10.在食品安全的科普活动中,小甜同学用纸箱、塑料袋、短麻绳等制作了一个沙门氏菌模型,下列制作该模型的材料中最适合模拟“遗传物质”的是( ) A.乒乓球 B.小圆镜 C.扑克牌盒 D.长纤维绳 11.如图A是某校科技节中学生微生物绘画大赛获奖作品,这幅画作是用细菌和真菌“画”出来的。图B和图C是两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1)同学们将少量细菌和真菌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 步骤。培养一段时间后,图A的培养基上长出的图案其实是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 (2)若要在培养基上“画”出一片绿色“树叶”,可选择B生物作为菌种,该生物呈现青绿色的结构是[ ] 。 (3) 新考法 原因分析 医学上常用C生物作为载体制备疫苗,在制备疫苗的过程中,能用图A的培养基来培养C生物吗 请说明理由: 。 12.(20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