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词中的爱情 ———《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联读 中国诗歌发展史 古体诗 《楚辞》(骚体诗) 汉乐府、古诗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以五言诗为主 近体诗 唐诗 宋词 元曲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共305篇,故称“诗三百”。相传《诗经》是由孔子收集编撰而成。原本只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 《诗经》文学知识 《周颂》《鲁颂》《商颂》 宗庙祭祀之乐(40篇) 《颂》 从不同地区采集的土风歌谣(160篇) 十五《国风》 《风》 周王朝的朝廷乐曲(105篇) 《大雅》 《小雅》 《雅》 《诗经》内容分类 《诗经》文学知识 《诗经》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直言其事,直抒其情,铺陈排比(平铺直叙地表达情感/事件)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赋 比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托物起兴,借客观事物触发情感,引起诗人的吟唱。 《诗经》文学知识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的句式:四言为主,间以杂言。 《诗经》的常用结构:重章叠句,即重复的几章里,仅有个别字句的改换,造成一唱三叹的歌谣效果。 《诗经》的语言: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获得一种声韵美。 《诗经》文学知识 《诗经》 静 女 shū sì yú xiàn sāo chí 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luán yí tóng wěi yuè yì rǔ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kuì tí xún fēi rǔ yí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 女 《诗经》 朗读体会 字词疏通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娴静的女子。静:娴静。 【邶】(bèi) 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姝】(shū) 姝,美丽。 【俟】(sì) 等待,等候。 【城隅】(yú) 城角。一说是城边的角楼。 【爱】同“薆”(ài),隐藏。 【见】(xiàn) 同“现”,出现。 【踟蹰】(chí chú) 徘徊不定。 【娈】(luán) 美好。 【贻】(yí) 赠送。 【炜】色红而光亮。 【说】同“悦”,喜悦。 【怿】喜悦。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洵】诚然,确实。 【匪】同“非”,表否定判断。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到这城头来。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 文雅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红红闪亮光,让人越看越喜欢。 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 译文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 爱情诗 第一章写"我"赴约前往,却不见静女,"我"搔首踟蹰。 第二章写静女赠我彤管。 第三章写静女赠我荑,荑之所以美是静女所赠。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交代了什么信息?主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