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5770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18915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上),学年,-2025-2026,PPT,27张
  • cover
(课件网)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01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02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03 课程标准 1.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997 邓小平理论 200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7 科学发展观 20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1)最早提出: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初步形成:1987年党的十三大。 (3)理论深化:1992年南方谈话 (4)写入党章:1997年十五大 解决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意义: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①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 (5)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解决的问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3)写入党章:2007年中共十七大。 (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2)写入党章: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写入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4)历史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理论 领导人 解决问题 写入党章 意义/地位 形成 邓小平理论 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2018年 写入宪法) 指引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集中体现、重大成果 继承和发展 最新成果 重要组成部分 行动指南 02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 二、综合国力不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