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1-4单元古诗、名言、日积月累综合练习 (一)填空。 1.《暮江吟》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题西林壁》作者:苏轼 ,朝代:宋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3.《雪梅》作者:卢钺 ,朝代:宋 。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 4.《嫦娥》作者: 李商隐 ,朝代:唐 。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 5.《暮江吟》作者是 唐 代诗人白居易 ,诗中,描写傍晚 时分江面景色的诗句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 江红 。”描写月夜美景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句运用 比喻 的修辞手法,使景色十 分生动,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以及 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6.《题西林壁》作者宋 代诗人苏轼 ,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见 是不一样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告诉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 此道理用俗语可以概括为“当局者迷 , 旁观者清 。"全 诗寓理于景,含义深刻。 7. 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 苏轼 的诗句“横看成岭 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 8. 《雪梅》作者 宋 代诗人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 骚人阁笔费评章 。"这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互 相竞争。诗人难以评议高下,只好停笔思索。最后诗人 对梅与雪的评议是:“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 段香 。”这也是诗人“费评章”的原因。这句诗用 对 比 的手法也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学 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9.白居易字 乐天 ,号 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苏轼号东坡居士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 苏洵 ,其弟苏辙 并称“三苏”。 10. 《雪梅》意味深长地道出了美不在 外表 ,而在于内在 的修养,品格的 高洁 。 11.《嫦娥》作者是唐 代诗人李商隐 。他和 杜牧 合称 “小李杜”,与 温庭筠 合称为“温李”。 12.《嫦娥》这首诗题为"嫦娥",实际上写的是处境孤寂的 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 。诗的后两句借用 嫦娥 偷吃灵药奔月的典故 ,进一步深化了诗人 寂寞 的心情。 13.默写古诗《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 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作者是唐 代诗人王维 。有“诗佛 ”之称,与孟浩然 并称“王孟 ”。 苏轼评价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的 14.古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 傍晚时分 幽静景色。前两句以声音反衬 寂静 ,后两句则以光突 出 幽暗 。 表达了作者 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二)先解释加点字,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解释加点字意思。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 。 瑟瑟:青绿色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快要落山的太阳霞光照映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碧绿一半呈 红色 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1)解释词语:可怜:可爱 。 真珠:珍珠 。 (2)诗中作者把露珠 比作珍珠 ,把月亮 比作弯弓 。 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 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愉悦 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 写一个比喻句:露珠像一颗颗钻石闪闪发亮 。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发亮,月亮像弯弓一样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解释加点字意思。 横看: 从正面看 。 侧:从侧面看 。 (2)用自己的话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