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28907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高频考点 学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2322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高频
  • cover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频考点 )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必考!会背!) 白鹭(lù) 色素(sù) 嗜(shì)好 清澄(chéng) 朱(zhū)鹭 望哨(shào) 镜匣(xiá) 韵(yùn)母 播(bō)种 榨(zhà)油 吩咐(fù) 浇(jiāo)水 食品(pǐn) 茅亭(tíng) 箩(luó)筐 木兰(lán)花 缠(chán)着 矮(ǎi)矮的 茶(chá)叶 浸(jìn)泡 糕饼(bǐng) 眸(móu)子 享(xiǎng)受 眼睑(jiǎn) 二、人物、事物特点(会写、会背) 白鹭:精巧 织女:心灵手巧 桂花:香气扑鼻 松鼠 :驯良乖巧 牛郎:勤劳能干 梁晓声的母亲:慈祥善良 老牛:任劳任怨 廉颇 :勇于改过、有错能改 陆游:忧国忧民 花生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将军:关心战土 海力布 :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梁晓声:孝敬母亲 守岛战士们 :不畏艰难,爱岛如家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 蔺相如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三、各课中心思想(要记,要了解) 1.《白鹭》主要写了白鸳的形,色和神态,赞美了白鹭的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落花生》讲述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 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 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思想和价值观。 3.《桂花雨》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 “摇花乐”和 “桂花雨”,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和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4.《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句子积累(很重要!重点考点!!) 1.排比句: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比喻句: (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这句话把白鹭站在水田里钓鱼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画,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动地描写出了当下的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2)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以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把珍珠鸟背上的白点比作珍珠,把它的身子比作蓬松的球儿,突出了珍珠鸟的体形特点。 (3)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这里把白鹭比作诗、散文诗,突出了白鸶蕴含着的内在美。 3.拟人句: (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反问句)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鹭站着时的样子说成是在望哨,写出了白鹭站着时的情景。(2)我轻轻始抬肩,它没醒,睡熟还包匝嘴,难道在做变梦?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珍珠鸟睡着时的情态。 4.夸张句:杭小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财是香飘十里。这句话甜的“香飘十里”是夸张写法,写引出了桂花的芳香。 5.含义深刻的句子: (1)花生的好孜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艳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作者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朴实无华。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孜处的人。 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主题,说明了做人要做对他人有益的人,不能做只讲外表,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信赖,住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是文章的总结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说明了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彼此和谐的美好世界。 五、近义词 精巧 --精致 配合 --匹配 生硬 --僵硬 悠然 --悠闲 适宜 --恰当 寻常 --平常 嗜好 --爱好 清澄 --清澈 可惜 --遗憾 居然--竟然 爱慕 --羡慕 吩咐 --嘱附 便宜 --低廉 盛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