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39274

2025-2026学年度辽宁省大连市24中高一上语文11月期中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57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年度,辽宁省,大连市,高一,语文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君子”概念在中国早期文明中业已广泛流传。《尚书》《周易》《诗经》都出现过“君子”的概念,唯有经过孔子的精细阐发,一个克己奉公、彬彬有礼、敏锐智慧、自强不息的君子形象开始大放异彩,完成了从社会身份向文化符号的华丽变身。人性问题是横亘于人类面前的一道千古难题。在天下纷争的年代,是非无定、进退失据、秩序崩溃、祸乱连绵,严酷的社会现实激发孔子深切的生命关怀,他由“人之所缺”想到“人之所需”,执着于“为人求本”。孔子“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从“人性本善”出发,充分肯定了人性中蕴藏的“道德力量”。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务本,就是确立“人性本善”的原则———遵循“善”的原则即为君子,违背“善”的原则便是小人。在充分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上,孔子通过“人性本善”的经验陈述,奠定了君子人格的人文情怀基础,开通了中华民族人性理解的文化之旅。 (摘编自徐平《君子文化符号的当代理解》) 材料二: 儒家的君子人格尽管失去了它原来意义上的历史价值,但是它所阐发的深层意蕴则可以经创造性诠释彰显其当代意义和价值。这是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犹如冯友兰先生所说的具体继承和抽象继承,不变的是抽象继承,变化的是具体继承。“孝”在传统社会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在当代“孝”仍然是做人的第一德行,这就是抽象继承,即对“孝”的深层原则的肯定、继承和弘扬。但具体的行孝的行为有愚忠愚孝,有以孝装潢门面为谋取权威的伪善行为,则是应该彻底摒除的。 孔子把人格分为圣人、君子和小人,圣人是完美人格,孔子说他自己都没有见过。儒家的君子人格讲责任、义务和担当,强调内修,以达到人格完善。而当代社会要求正义、讲求群体利益的满足或实现,这就要求人们要在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中去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格。今天我们的要务是要培养真正的公民个体,讲求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使得每一公民都懂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能够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做到言行一致、守信用。首先要成为合格的公民,然后成为当代意义上的君子。用林安梧的话来说,要使君子儒学转化为公民儒学,再生发新的“公民君子”。在这里,要强调的不仅仅是人格的完善,而是整个社会要完善;不是要牺牲小我完善大我,而是要在珍视小我、实现小我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追求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完善每一个小我———成为当代公民。 (摘编自邵龙宝《古代家训在当代的转换原则》) 材料三: ①“君子”和“圣人”主要从不同层面体现了“值得赞赏”的道德境界。②从人格追求的角度看,君子和圣人的统一,体现的主要是传统社会的人格目标。③就现代社会而言,需要关注的可能是君子与公民之间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社会所追求的人格形态也应该与时俱进。④作为现代人格的一个方面,君子本身也需要取得现代的形态,这种现代意义的人格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⑤从人格的实质方面来说,现代形态的君子接近于今天所说的英雄或模范。⑥事实上,现在一再倡导学习英雄模范、争做英雄模范,这种人格典范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看作是现代形态下的君子形态。⑦从形式层面看,君子本来就有注重“文”(由野而文)的特点,这种形式规定也需要与现代礼仪规范的要求相一致,人们经常提及的所谓绅士风度,就与近代西方的绅士人格(“gentleman”)相关。⑧绅士的起源或可追溯到早先的贵族,但作为一种人格的形式象征,则与近代的社会变迁相联系。⑨随着历史向现代的逐渐变迁,近代以来西方的行事的方式,也注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