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3127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60958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课,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
  • cover
(课件网) 我们人类到底从何而来?我们的国家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是怎样走进了同一个家园?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万邦”时代 变化:由石头向石器的转变 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代表性文化遗存:元谋人和北京人 材料1“北京人”出土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一个山洞里,……在此遗址内总共发现了6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以及头骨、面骨碎片、下颌骨、股骨、胫骨、牙齿等人骨化石,它们分属于40多个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体。同时出土的还有数以万计的石器和石制品。文化堆积层内有成堆的灰烬、烧骨和烧焦的朴树籽,以及动物化石100多种。遗址的背后是巍峨的西山,层峰叠翠,有虎豹出没其间…… ———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 思考:中国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生存环境恶劣。 “北京人”石器 “北京人”生活 左侧的第1幅图到第2幅图发生了什么转变? 一、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万邦”时代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内容,说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别?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石器锋利、粗 糙;生产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石器精细尖锐;生产方式开始以农作生活为主。 结合教材第3—4页内容,思考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表现,完成下面表格。 代表性文化遗存 特征 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7000 —5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5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 典型器物为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物 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 北方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有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一、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万邦”时代 观察地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主要特点: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要发源地;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龙山文化的“蛋壳陶” 良渚文化的石犁 良渚文化的碳化稻 蛋壳陶:以不含杂质的黑陶为质料,胎薄且均匀,制作精巧,是龙山文化中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多见于较大墓葬中。 一、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万邦”时代 红山文化的男性墓葬 良渚文化的贵族与平民墓葬 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相比,思考一下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技术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材料2 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羲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阶程,先后符合。此见我中华民族之先民,早于人文演进,有其清明之观点与合理的想法。 ———钱穆《国史大纲》 一、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万邦”时代 龙山文化陶寺早期遗址 陶寺遗址的观象台 陶寺遗址出土的礼器 左侧的陶寺遗址图及所出土的文物是龙山文化的重要代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这一时期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呢? 说明这一时期部落首领的权力空前发展,国家形态更加凸显,文明进一步发展。 材料3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