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赤壁赋 东坡肉的由来 东坡肉的由来 东坡肉的由来 东坡肉的由来 千古吃货———苏东坡 《猪肉颂》:爱它就要大声说出来!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yan3)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文 诗 词 书 画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西林壁》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初四大家 “散文” “诗” “词” “书法” 文学理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绘画” 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朱竹:朱笔画的竹,亦指红色的竹。朱笔画竹,始于苏轼。 一、年少及第,才华横溢(19-21岁) 二、不合新党,外调勤政(30-40岁) 三、乌台诗案,被贬黄州(44-49岁) 四、旧党执政,回京任职(50-57岁) 五、新党得势,一贬再贬(57-64岁) 苏轼的“悲惨”人生 苏轼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三咏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 词 赋 《后赤壁赋》 赤壁:东坡特别的精神寄寓之所 何谓“赋 赋这种形式,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它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貌。 有三个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 形式多种: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创作背景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 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1、壬戌( ) 2、属客( ) 3、窈窕( ) 4、万顷( ) 5、冯虚( ) 6、扣舷( ) 7、桂棹( ) 8、溯流光( ) 9、倚歌而和之( ) 10、袅袅( ) 11、幽壑( ) 12、嫠妇( ) 13、愀然( ) 14、相缪( ) 15、荆州( ) 16、舳舻( ) 17、旌旗( ) 18、酾酒( ) 19、横槊( ) 20、麋鹿( ) 21、扁舟( ) yǎo tiǎo rén xū qǐng píng zhǔ zhào niǎo sù xián hè Yǐ, lí hè qiǎo mí liáo jīng zhú lú jīng shī shuò piān 22、匏樽( ) 23、相属( ) 24、蜉蝣( ) 25、一粟( ) 26、须臾( ) 27、挟飞仙( ) 28、遨游( ) 29、消长( ) 30、苟非吾之所有( ) 31、惟江上之清风( ) 32、无尽藏也( ) 34、肴核( ) 33、洗盏更酌( )( ) 35、狼籍( ) 36、枕藉( ) páo fú yóu yú sù jiè xié áo gǒu wéi zàng zhuó zhǎn Yáo hé jí zhǎng zhǔ 四、整体感知———吟哦讽诵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莫、未、无、毋、弗), 代词(余、吾、我、尔、自、之、是) 举例: (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二、疑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