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43613

七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45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第一,单元
  • cover
七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  )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  )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  )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  )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xiū,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一髻_____②害xiū (2)结合注释,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选项) ①看护 A.kān守护、监视。 B.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事物,观察并加以判断。 ②薄雪 A.bó微、少。 B.báo厚度小的(跟“厚”相对)。 (3)选文括号处所填词语的正确选项是( ) A.露 镶 顶 穿 B.露 穿 顶 镶 C.顶 镶 露 穿 D.镶 顶 露 穿 2.关于“春雨”这一段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段运用比喻加排比,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用“可别恼”这三个字仿佛在和读者对话一般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这段文字动静结合,多种色彩结合,视线时而远时而近,是写景精彩段落。 C.这段文字后半部分给人以安静祥和的感觉,不像其他文段那样凸显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D.整段文字体现出了春雨昼夜不停,润物无声的特点,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细腻而温柔,_____;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_____;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_____;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_____。 ①为大地带来多情的呵护 ②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③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④给山野披上翠绿的衣裳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4.阅读,回答问题。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叫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B.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C.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D.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5.下列对课文《雨的四季》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四季中雨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本文中的雨有多重意义:一是自然形态的雨;二是作者带着有情的眼光来观照,赋予了灵性和情感的雨。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活泼。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默写)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请先写标题,再完整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题目: , 。 , 。 三、综合性学习 7.“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同学们准备邀请语文老师参加活动,拟写了如下邀请函。 邀请函尊敬的郭老师: 您好! 汉字如风,轻抚心灵,唤醒沉睡的历史,引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长河,感受春秋的韵味。班级将于本周六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