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阶级分化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列考古发现中能够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的是( ) A.山西运城崔家河遗址发掘的彩陶鱼纹盆 B.湖南澧县城头山文化遗存的房屋建筑 C.安徽禹会村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炭化粟粒 D.浙江良渚遗址墓穴中的随葬玉制礼器 2.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3.孔子作《春秋》,强调明“华夷之辨”,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为区分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他还认为夷狄是可以教化的,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认识( ) A.旨在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有利于增强华夏认同观念 C.说明华夏和周边民族差异消失 D.体现出国家统一势不可挡 4.“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这一主张最有可能出自( ) A.老子 B.韩非 C.墨子 D.孟子 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秦国灭掉了东方六国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 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自称“始皇帝” 皇帝制度开始确立 C 秦朝修筑驰道、直道 抵御了匈奴的进攻 D 秦朝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A.A B.B C.C D.D 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发动的反秦起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迅速在南方形成了强大的起义军。这种状况表明( ) 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稳定 B.反秦力量走向联合 C.秦的统一违背历史潮流 D.秦末统治不得人心 7.如图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据此推断,这一政治体制是 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度 C.皇帝制度 D.三省六部制 8.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9.汉武帝为打击豪强势力并满足反击匈奴战争的财政需求,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盐铁官营 B.开辟丝绸之路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河西四郡 10.东汉晚期,刺史被改为“州牧”。事实上,州牧不仅行监察之职,还掌一州的军政大权。据此可知,改刺史为州牧( ) A.不利于中央集权 B.有助于开拓疆域 C.完善了监察体系 D.规范了地方行政 11.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 A.西汉 B.西晋 C.唐朝 D.北宋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各民族隔阂完全消失 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13.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年间主要推行的赋税制度是(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 14.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农历),黄巢率领几十万大军攻陷长安城,唐僖宗被迫逃往四川地区。不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