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6793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94128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一门动人的艺术,无影无形,却能传情达意。两千多年前,一位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为他们奏响了一段高山流水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位迁谪的诗人和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为他们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绝唱--《琵琶行》,那么在诗人李贺的笔下,箜篌又能演奏出怎样的神奇之音? 乡土中国 李贺 凤 首 箜 篌 卧箜篌 竖箜篌 认识箜篌 箜篌:又名 “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1.了解李贺的生平、诗风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2.把握诗歌正侧面描写声音的特点。 3.鉴赏诗歌诡谲(jué)的想象和多种感官融合的手法。 4.陶冶音乐情感,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作者介绍 作品风格 李贺的诗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本人亦被称为“诗鬼”,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名篇有《雁门太守行》等。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雁门太守行 南园 马诗 了解“长吉体” 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在遣辞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字眼,形成“凄艳诡谲”的风格,使诗歌扑朔迷离,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鬼诗”。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李凭箜篌引 解题 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 “引”、“行”(《琵琶行》)、“歌“(《长恨歌》)及“吟”(《游子吟》),是古诗的四种体裁,“引”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