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8199

第26课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55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答案,上册,八年级,学年,26课
  • cover
第26课 《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达标题 (共40分) 1.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诗歌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请结合词语进行赏析。(4分) _____ (2)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 (3) 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 2. 下列对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黑云压城城欲摧 (摧:摧毁) B.甲光向日金鳞开 (开:闪开) C.塞上燕脂凝夜紫 (燕脂:胭脂,这里指暮色霞光) D.霜重鼓寒声不起 (起:响起) 3.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用“黑云”比喻敌军,一个“压”字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角声满天”从听觉角度渲染了战争的规模,“秋色里”则从视觉角度点明了时令。 C.“半卷红旗”写战事失利,军队被迫撤退,“临易水”既点明地点,又暗示将士们悲壮的情怀。 D.全诗意境苍凉,语气悲壮,但格调高昂,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B.“霜重鼓寒声不起”通过环境描写,反衬出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斗志。 C.诗中既有对战场环境的渲染,也有对将士行动的直接描写。 D.诗歌结尾直接抒发了将士们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决心。 5. 下列诗句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 下列对诗歌体裁和风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边塞的奇异风光。 B.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C.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想象奇特,色彩浓艳。 D.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意境开阔,格调清新。 7. 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学习了《雁门太守行》后,班级准备开展以“边塞诗中的家国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名句积累】除了《雁门太守行》,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_____ (2) 【活动二:诗意描绘】请选择诗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联,发挥想象,将其描绘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再现出来。(4分) 选择的诗句:_____ 画面描绘:_____ _____ (3) 【活动三:精神传承】《雁门太守行》中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精神令人感动。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这种爱国精神?(4分) _____ 二、能力提升题 (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的小题。 李贺的战争色彩 ① 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那浓墨重彩的战争画卷。这位“诗鬼”用他特有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边塞战争。 ② 战争本是残酷的,但在李贺笔下,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美感。“黑云压城城欲摧”,这是多么富有表现力的画面!黑云,既是实写天气,更是虚写敌军压境的危急形势。一个“压”字,千斤重担,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就在这压抑的黑色中,突然“甲光向日金鳞开”———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战士的铠甲上,反射出鱼鳞般的金光。这金色,是希望,是力量,是战士们在绝境中闪耀的英雄气概。 ③ 李贺是运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