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8200

202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文言句式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4203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
  • cover
(课件网) 学习主题四 文言文阅读 学习任务3:常见文言句式(大多以教材句子 为例) 学习任务3:常见文言句式(大多以教材句子 为例) 学习任务3:常见文言句式(大多以教材句子为例) 类型1:判断句 一、六种判断句类型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但在古代 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被当作判断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 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 类型 示例 “……者, ……也”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类型 示例 “者”“者也”句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 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也”字句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无标志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②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 续表 类型 示例 用“为、乃、即、则、皆、诚”等 副词表肯定判断,用“非”表否定 判断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 用“为、乃、即、则、皆、诚”等 副词表肯定判断,用“非”表否定 判断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⑦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续表 类型 示例 是 指示代词,这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动词,表判断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续表 二、高考判断句举例 高考示例 翻译 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2021年全国 乙卷) 法律,是陛下与天下百姓共有的 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2021年全国 乙卷) 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的人都是平 民 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 (2021年新高考Ⅰ卷) 陛下派人送贿赂给他,他才接受,这 是陷害人触犯法律 高考示例 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全国Ⅰ卷)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杭,水陆之会。(全国Ⅰ卷) 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 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全国Ⅰ卷) 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 定律令 曰:“是真我家妇。”(江苏卷) 说:“这真是我家的媳妇。” 续表 类型2:被动句 一、两种被动句类型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 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这种句式就叫被动句。被动句 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 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类型 示例 有标 志句 “于”字句:谓语+ 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见”字句:见+谓 语、见+谓语+于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受”字句:受+谓 语+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 战》) 类型 示例 有标 志句 “为”字句:为+动 词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为……所” “……为所”句 ①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续表 类型 示例 有标 志句 “被”字句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注:并不是所有带“被”字的都为被动句,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中的“被”译为“遭受”,并不是被动句) 无标 志句 无固定格式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 ②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续表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