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8991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7630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23张,课件,文化,社会,11课
  • cover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习目标: 1.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2.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 (一)农业 壹 经济的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领域 表现 作用 耕种制度 经济结构 作物推广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土地的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 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客观上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元朝开始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北宋自越南引进的良种———占城稻(早熟、耐旱) 经济作物: 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②棉花的种植推广 (二)手工业 壹 经济的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领域 特点 意义 制瓷业 矿冶业 印刷业 宋朝制瓷技术改进,出现五大名窑 元朝烧出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宋元时期发展迅速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的统治下,边疆地区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进步。 意义: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 壹 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1.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商品经济在宋朝发展到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草市)蓬勃涌现。 2.边境贸易:宋与辽夏金官方榷场和民间贸易的活跃。 草市:草市原本是乡村定期进行买卖交易的集市,因为大都是用茅草临时盖的房子,所以叫草市。 到了宋代的时候,草市由原来的农村定期开展的集市变成了固定的居民点,甚至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多由农村变成城镇。而原来草市的地点竟成了固定的商业区。 榷场: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设有官吏监督贸易和收税。 壹 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3.货币流通: 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北宋每年铸造铜钱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吨,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 ———樊树志《国史概要》 蹴 鞠 勾栏 开封城出现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瓦子(也叫瓦市、瓦舍、瓦肆),瓦子中有许多用栏杆和巨幕隔成的民间艺术表演场地,被称为“勾栏”和“游棚”。表演有说书、小唱、皮影、散乐、舞蹈、杂剧、角抵、杂技等。 壹 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4.城市的繁荣: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的大都和杭州尤以繁华著称。 对比唐朝和宋朝的城市布局图,可看出宋代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大唐六典》 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 布局:由坊市分离到商业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功能: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日中开市,日没前闭市 壹 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的发展 5.海外贸易繁荣: ①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②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输入中国的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 ③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④设立专门机构———市舶司,进行管理。 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海关。 壹 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重心南移 魏晋南北朝 奠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