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任务目标 按图索骥 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文化与社会,认识这一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1)耕种制度: (2)经济结构: (3)边疆农业: 一、经济的发展 1、农业 ①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提高了粮食产量。 ②棉花栽培始于宋、推广于元,带动纺织业的发展。 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有显著进步。 北宋: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2)矿冶业 (3)印刷业 青花瓷 釉里红 规模扩大,部门增多。 一、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北宋煤开采量很大; 燃料改进,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1)制瓷业 宋元时发展迅速,推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1)市场: 宋朝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3.商业 一、经济的发展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材料:(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3-5)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边境: 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活跃。 (3)货币: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5)外贸: 海外贸易繁荣, 外贸税收成为宋元的重要财源 一、经济的发展 3.商业 (4)城市: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 宋代农业主产区、手工业发达区和商业城市的地域分布呈现什么特点? 东南地区最为密集 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宋代经济分布图 (1)过程及表现 魏晋南北朝 奠基 唐安史之乱后 开始南移 北宋 南移继续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时期: 过程: 表现: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 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 南宋 完成南移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元朝 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4.经济重心南移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北方 南方 前期 人数 278人 51人 比例 84.5% 15.5% 中期 人数 274人 155人 比例 63.9% 36.1% 后期 人数 121人 179人 比例 40.3% 59.7%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人数统计情况 结合材料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交通:元朝重新开通大运河,截弯取直,缩短航程;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文化:带动了南方文化的进步。 【带动文化重心的南移,推动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 人口分布: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 北宋人口密度图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宋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在宋代发生了许多重要变革,表现在交通、商业、城市等多个方面。下列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形成坊市制度 B.出现商业中心 C.夜市更加普遍 D.四川出现纸币 D 4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从以上四则材料反映宋代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①门第观念淡化 商业发展 思想观念变化 政府适当放松控制 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宋会要辑稿·选举》 “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为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南宋)叶适 ②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③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二.社会的变化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唐律规定“奴婢比之资财”“律比畜产”,地位低下。宋代除少数官奴婢外,私奴往往订立契约,约以时限,付以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