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_____,世称_____,山东淄川人,____代著名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 2.下列加点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积薪(xīn) 屠大窘(jiǒng) 狼亦黠矣(xié) 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g) 缀行甚远(chuò) C.少时(shǎo) 意暇甚(xiá) 眈眈相向(dān) D.苫蔽(zhān) 露尻尾(kāo) 意将隧入(suì) 3.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_____ (2)缀行甚远_____ (3)屠大窘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_____ (5)苫蔽成丘_____ (6)屠暴起_____ (7)意暇甚_____ (8)狼亦黠矣_____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顾野有麦场 三顾茅庐 B.眈眈相向 虎视眈眈 C.目似瞑,意暇甚 死不瞑目 D.场主积薪其中 杯水车薪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狼不敢前_____ (2)其一犬坐于前_____ (3)一狼洞其中_____ (4)恐前后受其敌_____ 7.与例句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以刀劈狼首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非学无以广才 C.可以为师矣 D.盖以诱敌 8.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其一犬坐于前(翻译: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翻译: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C.屠自后断其股(翻译: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翻译:狼不敢上前,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9.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志怪小说的优秀之作。“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本文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暗含讽刺。 D.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两狼在路上发现屠户,对其紧追不放的句子是:_____ _____。 (2)写狼狡猾诡诈、故作姿态的句子是:_____ _____。 (3)写屠户和狼斗争有了转机的句子是:_____。 (4)表明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感悟的句子是:_____ _____。 11.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地认识狼,了解狼,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个以“走近狼”为主题的班会。下面我们来共同参与。 (1)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个开场白。 (2)班上要建立一个“与狼共舞”的网站,目的是希望每个喜欢狼的人都能了解狼。这个网站上目前已经设立了以下三个栏目及栏目宗旨: 但大家均认为栏目太少,内容不丰富。你认为可以再增添哪些栏目? (3)狼在中国有悠久的生活历史,汉语中也有许多含有“狼”的成语,如“狼吞虎咽”“如狼似虎”等,请你再举出两个这样的成语,并说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 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 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由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解释加点词语。 (1)一狼仍从_____ (2)弛担持刀_____ (3)少时,一狼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