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4889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步讲义)(解析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4449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金属,课题,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难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知识点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 1.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步骤图示 (2)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金属活动性比较 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上有 物质生成,溶液由 Al Cu 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上有 物质生成,溶液 Cu Ag 将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不反应 Al Cu (3)实验结论 ①铝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铜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铜不能从硫酸铝溶液中置换出铝。 ②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Cu>Ag。 ①用砂纸打磨金属丝的目的是 。 2.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重点,必背)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如金属活动性:Zn>Fe,Cu>Ag。 (2)判断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 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如Fe+2HCl===FeCl2+H2↑,而Cu位于氢后面,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3)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 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如Cu+2AgNO ===2Ag+Cu(NO3)2 ①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氢之前,能置换;常见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浓硫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不发生置换反应)②金属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的条件:强换弱,盐要溶;钾钙钠,要除外。意思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化合物必须可溶;金属还要排除K、Ca、Na三种金属,因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太强,加入金属化合物溶液中时先与水反应。 即学即练 1.小明以丙为“数轴”的原点将活动性顺序中的金属分为两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自然界中丁有单质形式存在 B.甲和乙都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C.将甲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D.小明选择“数轴”的原点丙为 2.化学社团同学将铁丝折成“爱”“我”“中”“华”造型,放在垫有宣纸的培养皿中,再加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变成红色。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培养皿中溶液颜色无变化 C.不能用铝丝代替铁丝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杠杆原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前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锌球(均已打磨),此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在盛有稀硫酸和FeSO4溶液的烧杯中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观察到左端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 B.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C.右端烧杯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D.实验结束后移走烧杯,杠杆仍保持平衡 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的判断 (1)将题目中涉及的金属按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2)根据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活动性强的金属(K、Ca、Na除外)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先反应],按反应的先后顺序正确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3)由置换反应规律得出结论:①滤渣中一定含有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单质;②滤液中一定含有活动性最强的金属的离子。 (4)根据以上结论和题意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如向AgNO3、Cu(NO3)2混合溶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