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76332

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1044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悲剧人物逃脱不了的时代枷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比较阅读 学习目标 1、概述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变化。 2、讨论分析林冲和别里科夫身上“羔羊”的特征以及他们成为“命运羔羊”的原因。 3、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走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反思时代枷锁之下,悲剧人物的命运结局带给与我们的启示。 任务一:概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变化)。 《水浒传》中与林冲相关章节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二回 林冲故事情节及性格发展变化图 软弱忍辱 安于现状 小心谨慎 忍无可忍 手刃仇敌 逼上梁山奋起抗争 误入白虎堂 刺配沧州道 风雪山神庙 雪夜上梁山 火并王伦 侠义气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教头沧州遇故知 陆虞侯奉命来沧州 林教头买刀寻仇敌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陆虞侯严冬施阴谋 林教头风雪夜复仇 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2-5段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1段 6-9段 10-12段 明线:林冲被逼上梁山 暗线:陆虞候设计害林冲 双线结构 明暗交织 线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段落 情节 林冲风雪山神庙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识破阴谋 激起怒火 得过且过 委曲求全 心有疑虑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清醒认识 手刃仇敌 逼上梁山 英勇果敢 奋起抗争 街头遇旧 阴谋陷害 到草料场 雪夜复仇 主题 ①林冲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广大的劳动群众更是痛苦不堪,这就说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 ②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这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官逼民反) 段 落 主 要 情 节 序 幕 尾 声 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 别里科夫的死及其影响 (故事主体) (38-40) 婚事失败(37) (1-5) (6-37) 漫画事件(6———10) 开端 发展 骑车事件(11-17) 高潮 正面交锋(18-36) 结局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主题 19世纪末的沙皇俄国加强了军事镇压,试图钳制人民的思想,控制人民的行动。人们深感压抑,但无力反抗,只能逆来顺受、麻木而小心翼翼地生活。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所催生的奴性性格的象征。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深刻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和灵魂的钳制与束缚,愤怒地控诉专制统治,反思人性中的奴性弱点。 任务二: 林冲和别里科夫有很多共同特点,他们都像“羔羊”同学们是否意这个说法? 辩论环节(要求:结合文本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第一场:林冲是不是一只“羔羊”? 第二场:别里科夫是不是一只“羔羊”? 鲁迅在《灯下漫谈》中提到: “中国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将奴隶坐稳了的时代。” 想做奴隶而不得 努力坐稳奴隶的 林冲与别里科夫尽管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是“戴着镣铐行走的奴隶”。 他们两个人物身上软弱的成分大于反抗,面对打击和压迫,大多数时候是软弱的、顺从的、甚至是害怕的,就像是一只关在羊圈里待宰的“羔羊”。 任务三:林冲和别里科夫是怎样成为“羔羊”的? 林冲 人物个性 思想观念 社会环境 别里科夫 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一种“合群的动物”,社会环境和制度决定了身在其中的个体行为。 ———马克思 林冲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 4.高太尉高俅陷害林冲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