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单元 书法和篆刻的深层魅力 翰墨菁华 第1课时 欣赏视频,感受书法之美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是汉字在记录语言、传达思想的功用之外,派生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书法的文化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又该如何将书法的文化魅力充分发掘出来,使之观照现代生活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汉字书法的演变 汉字记录并凝结了中华文化,从这些文字中能看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一图了解 汉字书法演变 想一想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汉字, 我们为什么看到文字会产生具体联想?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何尊 西周早期所作的祭器,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记录周成王对其父武王举行盛大的祭祀。何尊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何尊与“宅兹中国”铭文拓片 “宅兹中国”铭文拓片 此拓片收录 122 字铭文,核心 “宅兹中国” 为现存最早 “中国” 一词记载。铭文记录周成王营建成周、追述武王 “居于天下之中治理民众” 的诰辞,字体属金文,笔画浑厚庄重,印证 “金文与青铜礼器共生” 的时代特征,兼具证史价值与书法美感,是汉字承载文明的典型例证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有怎样的特点?金文与其他的篆书在风格上有哪些不同? 金文: 所谓金文是指青铜器上的铭文,秦以前以铜为金,所以叫“金文”。我们通常讲金文,多是指商周金文,这些金文文字尚未异形,篆法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书法风格上有差异。 金文 甲骨/小篆 金文与其他篆书在风格上有哪些不同? 金文vs甲骨文 金文vs小篆 出现长篇铭文,重视字体及布局的美观, 金文符号化更强,线条更加粗 且圆润厚重,多毛笔书写的意趣。 文字的象形性更多,结构不对称空间不均匀, 字形大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 何尊的金文:浑厚、苍茫,颇有潇洒、率真之态 →代表历史、承载历史 【金文】 【金文】 【甲骨文】 【小篆】 vs vs 任务一:赏析经典书法作品,了解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 观看视频:欣赏书法之美 你知道“天下三大行书”吗?它们的内容与书法作品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密切相关。请阅读作品的文字,结合这三件作品的历史背景,说说书法家在书写时有着怎样的思想与情感。 天下三大行书 兰亭序(书法,局部) 晋 王羲之 唐冯承素摹本 故宫博物院 《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的修禊活动中,为众人诗作所写的序文。其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内容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文人雅集的畅然情怀,兼具文学与艺术双重价值。 《兰亭集序》 王羲之 赏析:王羲之《兰亭序》 基本信息:纸本,行书,纵24厘米,横88.5厘米,“天下第一行书” 背景:内忧外患下,王羲之想寻找一处隐居之地,与世隔绝。 情感内核:雅集之乐与生命哲思 祭侄文稿(书法,局部) 唐 颜真卿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 颜真卿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追悼在安史之乱中殉国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祭文草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全文23行234字,以悲愤之情挥毫,笔势雄浑跌宕,墨色枯润相间,兼具书法艺术价值与历史文献意义,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书法,局部) 唐 颜真卿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 颜真卿 赏析:颜真卿《祭侄文稿》 基本信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华十大传世名帖 背景:安史之乱颜真卿讨伐叛军,颜家及颜季明被害 情感内核:涂改如雷泣血,家国悲愤的爆发性表达 黄州寒食诗帖(书法) 宋 苏轼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 ... ...